2)第114章万死孤城未肯降(六)_好男儿留什么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城偷袭,也不可能调动大军,各门守军只要顶住明贼第一轮攻击,青秀山大营很快就能分出兵马救援。

  王参将对南宁东门各南门的布防很是上心,建造大营时,不光沿城池挖掘了三道壕沟,而且还在壕沟前布置了大量的铁蒺藜,甚至还穿了几道铁丝,上面绑着铜铃,若是人想偷袭,只要碰到铁丝,铜铃就会示警。

  这样的布置,不光云南提督大人看了满意,就是湖广总督蔡毓荣也夸赞王参将小心谨慎,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勇于任事的王参将当夜就亲自射书城上,不过书上就寥寥十几个字“广东军携带大量红夷大炮。”王参将认为狡诈如马仲英,定然能猜到这箭书的含义。

  驻守南门的廖进忠收到箭书后就是惊疑不定,他实在想不通城下的清军为什么会传书示警,不过疑惑归疑惑,廖进忠还是拿着箭书紧急赶往东门,向马仲英禀报这个可能会改变战局的情报。

  “你们怎么看?”

  看过廖进忠呈上来的箭书后,马仲英已经猜到这是滇南参将王复汉的传信,因为今天一早,滇南绿营的将旗已经移到了南门,这箭书不是王将军射的,还能是谁?

  昨天的守城战,马仲英对清军的战斗力有了清楚的认识,近两个时辰的守城战,清军折损了近八百兵,这几乎达到了攻城清军数量的三成,但郧阳绿营丝毫没有崩溃的迹象,所以他知道后面的守城战一定非常困难。

  可是他真没想到王参将这么念旧,居然在这当头,还传来了广东清军就要抵达的消息,更加重要的是,广东军此次还携带了大量的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虽强,清军在以往历次的攻城战中也强调红夷大炮的威力,比如四十年前的扬州之战,后面的广州之战。

  马仲兴却知道这些城池并不是红夷大炮轰破的,要不然当年的锦州、大同以及如今的昆明城,红夷大炮为什么轰不破?这显然是清军自夸武力,以此震慑敢于抵抗的汉人武装。

  然而王复汉的传书就偏偏提到广东军携带了大量的红夷大炮,这里面定然大有文章。

  “大帅,王复汉传信,必然有他的用意,末将以为咱们应该重新部署炮兵阵地,待清军攻城时,再见机行事。”

  马三德也想不明白王参将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是这不影响他未雨绸缪,昨天的守城战,已方的火力点既然已经暴露,那索性调整炮位,然后再根据清军动向,再做计较。

  “不错,未预胜,先预败,王复汉既然传书,说明清军肯定重新做了部署,而广东清军携带的红夷大炮就是关键,咱们不得不防。”

  巴思克也颔首称是,南宁城高池深,再加上昨天琼州军胜了清军一阵,城内军民士气都比较高,他认为即使不动用红夷大炮,应该也能顶住清军的攻势,再者已方的重炮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射程肯定比清军的要远,那就采用后发制人的战术,以不变应万变。

  “好吧,就依马将军和巴将军的意思去办。”

  马仲英虽然比马三德和巴思克多了几百年的见识,可在这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他认为还是要听取巴思克和马三德的意见,毕竟他们有这么多年的战场经验。

  高起隆、廖进忠、张大全和王永清这会也听明白了,原来城外的清军中有琼州军的内鬼,这会一个个喜笑颜开,有自己人好啊,那守住南宁又多了一分把握。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