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章党同伐异_好男儿留什么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索中堂说的有理,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孙,可不是养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前明宗室,大阿哥虽然才十一岁,然胆识过人,让他到前线去见识见识,也是好的。”

  杰书如蒙大赦,他可不想再下闽浙了,那地方又湿又热,哪里有京师这边舒服,左右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你明珠和索额图为了储位明争暗斗,别扯到本王身上就行。

  “康亲王说的对,先帝七岁便随大军入关,然后抵定中原,朕也是八岁即位,大阿哥也该到前线去看看了,明珠,朕就着你为平海钦差,到闽浙前线去,至于密旨泄密之事就由慎刑司督办。”

  平衡之术,御极二十年的康熙早就拿捏的炉火纯青,他自然知道索额图举荐明珠南下的意图到底是什么,本来是想拒绝的,但杰书的话却令他改变了主意,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儿子出去历练历练,总是好的。

  “嗻……奴才遵旨!”

  慎刑司出自内务府,也就是顺治时期的十三衙门,由大太监吴良辅主持,康熙即位后,将十三衙门改为内务府,负责内廷事务,却保留了慎刑司,也就是后世粘杆处的前身,负责刺探内外情报。

  着慎刑司查密旨泄密之事,便是在敲打索额图,毕竟宜昌阿是因为皇命被尚之信斩杀,堂堂的当朝第一人索额图连一个抚恤都没争取到,还要论宜昌阿的泄密之罪,那些依附索额图的人会怎么想?派系内部不稳,自然不可能在明珠离京时扩充实力了。

  所以明珠对出镇福建之事,欣然领命,他甚至还想着借机让大阿哥胤禔立下战功,好在皇储争夺战中占据上风。

  清廷在筹划对云南和广州用兵的同时,退守永昌的吴周军残部终于在永昌暂时站稳了脚跟,并以玉龙关天险和永平县为依托,勉强挡住了清军兵锋。

  由于近万吴周军的家小和两万余姚安百姓亦随军转入了永昌,所以马宝和胡国柱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而永昌一带本来就山多地上,根本产不出多少粮食,再加上地方土司本就仇视吴周军,要不是看到吴周军人多势众,说不得还会出兵袭扰。

  这种情况在兴朗明廷的授封圣旨送到永昌后,得到了好转,有不少心怀故明的土司,在看到进入永昌的吴周军打起了大明旗号后,还是拿出了部分钱粮,派人送到了永昌马宝军前,虽然数量不多,但起码缓解了马宝军的粮食危机。

  马宝遂和胡国柱定计,将所携姚安人口分别安置在永昌外围的沈家庄、南魏家庄、北魏家庄、厉家寨一带开荒,并拿出在姚安府带来的金银,分发给当地土人,以交换急需的种子,农具等物资。

  考虑到清军有可能会调来重炮攻打玉龙关,马宝又在玉龙关至永昌府一带的河头山和无量山一带修城建寨,并大肆破坏官道,以图迟滞清军攻势。

  只不过预想中的进攻并没有发生,原因就是滇西一带地形太过复杂,清军一路追击下来,也有一定的伤亡,赵良栋和希福手中只剩六千余军马,根本不足进取,无可奈何之下,赵良栋只得行书昆明,请求援兵。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