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0章事大有可为_好男儿留什么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然后双手将这些书稿珍之又珍地捧起,想要装到旁边的柳木箱子里。

  突然,姚氏竟直起身子,一把抢过黄宗羲手上的书稿,愤愤地喝骂道:“你还要收,这天底下就你一个忠臣了吗?你是忠臣,你为什么还要留这个腌脏的猪尾巴,你要做忠臣,你就拿起刀剑去和鞑子拼杀,而不是躲在家里写这些没有用的书……这书你再写多少,于国事又有什么用?有什么用?”

  “夫人……以前老夫不管做什么,你都是支持的,便是老夫写这明夷待访录,你也是支持的,为何现在就变了,你以为老夫不想拿着刀剑和鞑子拼杀,可老夫拼杀了二十年,鲁王败了,唐王败了,永历皇帝也败了,老夫已经老了,上不了战场了,老夫只能用手写,为的就是要告戒我汉家子孙,我们是汉人,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若不想成为鞑虏的奴隶,那我们就要去战斗,拿起刀剑和鞑子战斗,天下汉人是鞑子的千倍万倍,只要咱们同心一意,终有一天咱们是能把鞑子赶出中华大地的。”

  望着老妻歇歇底的表情,黄宗羲脸色有些暗然,老妻的意思他不是不明白,但事关汉人传承,他必须有所取舍。

  “此一时,彼一时。永历皇帝在时尚有西南半壁,你写书时,还有吴三桂举旗反清,而今呢?三十多年了,你已经做的够多了,可结果呢?这江南文人还不是在清廷的刀剑面前摇尾乞怜,他们为了富贵一个个跟狗一样对着鞑子朝廷摇尾乞怜,咱们躲在家里,过几年安生日子有错吗?总之,我不想你再到处流亡了,更不想看见儿孙们跟着你遭罪,鞑子朝廷让你去编书,你就去好了,只要咱们不吃他们的俸禄,那也算对得起良心了。”

  “你怎么能说这种话?老夫宁死也不会去京师替鞑子朝廷编什么明史,老夫坚持了这么多年,可不想临了还要背上一个汉奸走狗的骂名。”

  姚氏的喋喋不休,令黄宗羲也动了气,生死是小,名节为重,剃发留辫已经令他无比愧疚了,再奉清廷圣旨北上,那他岂不是也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汉奸。

  看着丈夫决绝的表情,望着他那满头白发和苍老的面容,姚氏心也软了,她并不是不知道礼义廉耻的女人,这些年来她始终跟在黄宗羲身后东奔西走,为的也是恢复汉人的江山,她只是觉得再这样继续下去,根本看不到恢复的希望。

  因此缓步上前,握住黄宗羲的双手柔声说:“这书稿你不焚毁也罢,但必须尽快送到大岚山,至于去不去京师修书,那咱们就继续称病不去,左右你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又是江南文人领袖,鞑子找不到你的把柄,想来也不会过分相逼。”

  “唉……!”

  见妻子松了口,不再逼自己焚毁书稿,黄宗羲也是哀叹一声,转头对着书房外的下人唤道:“你们去把大公子叫来,老夫有事要找他办。”

  “老爷,大公子这会正打着灯笼过来了,他身边还跟着一个道人和一个和尚,看样子似乎是天道真人和一念和尚。”

  门外的下人是黄家的族人,本名黄文,虽然出了五服,但这些年来也受了黄家不少恩惠,忠心方面没有问题,黄宗羲这些年和大岚山抗清武装联络的事,好多都是他办的,因此有资格在书房外侍候。

  “他们怎么来了?”

  黄宗羲狐疑地看了身边的妻子一眼,起身出了书房,姚氏也颇有些好奇,也跟着走了出去。

  熟料刚刚出了府门,紧跟在黄百药身后的二人便抢步上前,推金山,倒玉柱,跪倒在地,喜形于色地说道:“师尊、师娘,事大有可为,大有可为啊!”言毕,竟号陶大哭起来。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