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1章大明回来了_好男儿留什么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举人,若升迁太快,只恐朝中有人借此诽谤抚台大人。

  虽然大家都知道抚台大人是一个清如水,明如镜的好官,但架不住朝中奸佞小人的攻诘,这调任江宁的事,莫如先压一压。

  清欠的事办的漂漂亮亮、又怜惜地方百姓,还如此识大体,顾大局,这又令得余国柱高看了蔡知县几分,遂同意蔡司霑在宜兴任上干满五年,然后再调到江宁,若是再有成绩,说不得将来还能调到京师为官。

  有江宁巡抚余国柱的支持,再加上常州知府赵禄星又拿了自己的好处,蔡知县的底气更足了,又连下几道政令,借着为朝廷筹粮的名义继续盘剥地方,甚至渔民到太湖打鱼还要缴纳鱼捐,百姓们到山中烧炭要缴纳炭捐,打柴有柴捐,总之凡是能收钱的他都要收,不能收的他也能刮出一层皮来,故尔在宜兴县中落了个蔡扒皮的名声。

  名声好不好,蔡知县根本不想去管,他只在乎能捞多少钱,因为留给他的时间只有短短三年,到了江宁他可就没胆子这样搞了,毕竟那里的高官太多了,若是得罪了什么人,那可就不值当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心只想捞银子的蔡知县哪里想到在两广、湖广和江西闹的沸沸扬扬的长毛贼寇竟会出现在宜兴境内。

  楚军攻入浙江的消息,他也是听说过的,但他并没有在意,因为浙江本就有数万驻军,有浙江的军马牵制长毛贼寇,蔡知县可不相信长毛贼寇能从浙江杀到江南来。

  楚军哨骑抵达宜兴城下时,蔡知县还以为是小股贼寇过境,只是下令城内的巡防兵关闭城门,小心戒备,根本没想过要准备什么守城器械。

  等到楚军后队抵达时,蔡知县这才慌了神,待看到城下密密麻麻的楚军士兵后,蔡知县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抵抗,而是逃跑,逃到常州府,逃到江宁城,离这些恐怖的长毛贼寇越远越好。

  可如今宜兴四座城门都出现了楚军的骑兵,他就是想逃也是无路可逃,只得像个傻子一样,呆呆地望着城下耀武扬威的长毛贼寇。

  “大人,是守是降,您倒是拿个章程啊!”

  县令大人一脸恍忽的样子,令跟随他上城的宜兴县丞陆德和巡防营营官贺三心急如焚,这两年他们跟着蔡司霑也捞了不少银子,三人早已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他们更知道这城倘若真被贼寇破了,那他们肯定会被愤怒的宜兴百姓和士绅撕的连渣都不剩。

  “怎么办?怎么办?……贼寇怎么杀到宜兴了,而且还来了这么多人……怎么办?谁能告诉我应该怎么办?”

  蔡司霑要不是双手抱着城门楼上的立柱,说不定早就被楚军的声势吓瘫了,即便是这样,他的裤子这会也湿透了,不时还有一两滴尿液从官袍里面滴漏到城墙上。

  宜兴城内的清廷官员被楚军的声势吓得人心惶惶,城内的士绅百姓却是人人鼓舞,在听到是大明兵包围宜兴城后,住在小石桥附近的卢家率先带领家中的家丁起事,文庙前街的周家也举旗响应,只小半刻的工夫就聚集了三百人,扛着钉耙、锄头,拿着菜刀、竹杆,就往距离他们最近的宜兴东门冲去。

  “大明回来了,大明兵终于回来了,是汉子的随老子杀了蔡司霑那个狗官,好迎接大明兵进城,给老子杀!”

  带头起事的不是别人,正是卢象升的侄孙卢震,胡骑南渡后,卢氏子孙数百口都在新桥和清军力战而亡,止有卢象升亲弟卢象晋为护送族中幼童出逃,削发为僧,后来因为卢家在江南士林的威望,这才能回返旧居,卢震便是卢象晋的孙子,今年刚满十八,武艺非凡,擅使长弓。

  自幼对叔祖卢象升崇拜的卢震已经不止一次要去广州投明了,但都被卢象晋拦着,现在大明兵就在城外,这让他如何不激动。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