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章 我,崇祯,要做千古一帝!_逆流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家户户有田,孩子可以免费就读启蒙小学,衣食无忧,骄傲自信,不时能看到三五成群外出踏青的汉家儿郎谈论时政。

  这种惬意而又富足的生活,试问哪个草原人不羡慕?

  ..........

  这边,大同镇在为出塞征讨做准备,而另一边,京城内,崇祯皇帝在御书房中,正拿着一份陆凡所上奏的折子。

  折子中,详细描述了蒙古草原人近期对大同镇不断骚扰的各种情形,论及了出兵草原的必要性。

  对此,崇祯自然不会有意见,反正只要别找他要钱,随便陆凡和蒙古人怎么折腾都无所谓。

  作为永昌侯,而且是挂靖奴将军印,坐镇大同西北之地的大员,陆凡权力可以说是极大,一般性的小型军事对外用兵,其实根本无需上奏朝廷。

  陆凡能专门上了个折子报备到他这个皇帝这里,在崇祯看来,已经算是有心了。

  尤其是看着上面陆凡亲手所写的檄文,一阵豪气顿时涌上他的心头。

  “陆凡在替朕忙着清理外患,但内患,还是得由朕来亲自处理!”

  自言自语间,他眸光转动,看着东厂那边递来的折子。

  折子上是一份处决名单,上面,都是因为反对征收商税,被东厂找了合适的理由下了诏狱的文官。

  下一刻,崇祯提笔,在上面写了个准字,一念,便决定了十多名官员的性命至此终结。

  “杀了这批人,朝堂上的反对声应该就能消停了!”

  他扭头看向不远处的赵靖忠,沉声道:“靖忠,准备一下,过几日,便带人下江南,替朕,将银子收上来!”

  崇祯很清楚,如今的大明,正处于内忧外患的阶段。

  本来最大的难题,外患这一块,如今有陆凡坐镇,建奴已经消停了,蒙古鞑子那边,在大同军出征后,估计也可以消停下来。

  若无意外,两三年内,边塞这一块,朝廷应该可以少些烦心事了。

  暂时没有了外患的麻烦,而现在,摆在他眼前的难题,已经从外患,转到了内忧方面。

  在崇祯看来,如今大明内部最大的麻烦,不是接连不断的流贼,而是空虚的国库以及和他不一心的朝堂官员。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主要还是缺钱。

  “待商税收上来,便可以重建京营,也可以有更多的钱粮来安抚流民,待内部稳定了........”崇祯眼眸中隐隐泛着冷光,“那些欺瞒于朕的文官,朕就可以放开手来一个个收拾!”

  攘外必先安内!

  崇祯已经打定了主意,待他重建京营,剿灭流贼,安抚赈济百姓,待大明局势稳固后,他便会将朝堂官员狠狠的清理一遍。

  待换上一批真正忠心为国办事务实的官员后,他便要效仿汉武帝,启用陆凡,灭东奴,征鞑掳,开疆扩土,封狼居胥!

  大明,不会在他的手中衰亡,而会在他的手中中兴,甚至是达到前所未有的强盛!

  他,崇祯,不仅要做中兴之主,更是要做像汉武帝那般的雄主!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我,崇祯,未尝就不能青史留名,成为万古传唱的一代大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