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三章:内廷五老阉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住转头抬起脚望了一眼,正看见第二批士子的人头落地,鲜血淋漓。

  他也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帮行人百姓见了这等场景不仅不害怕,反而显得如此兴奋。

  现在,他更加坚定靠在树下好乘凉的心了。

  ......

  晚膳之后,按照惯例,朱由校去向刘太妃请安。

  这天朱由校心情很好,请安后也就多在慈宁宫里多待了一会儿,刘太妃正好也和皇帝说一说今日后宫发生的事儿。

  大明朝的后宫,虽然也有争斗,但远不如后世的清宫剧,女人间的争斗达不到那样残忍,而且也实在没什么好争的。

  天启一朝的后宫,除了太妃、皇后,也就只有三个妃子和不足十个嫔妾而已,况且朱由校对太妃刘氏极为尊重,对皇后张氏也极为宠爱,这两人的权柄根本无法动摇。

  自驱逐客氏,万历皇帝的郑贵妃也被打入冷宫后,这天启一朝的后宫,就更加平静了。

  说起来,这还要和张嫣有关。

  张嫣小民出身,但非常文静,除非大事,平日也是平易近人,与宫人及妃嫔都关系较好。

  再加上刘太妃生性恬淡,不怎么过问后宫,现在这后宫更像是一个大的皇室家庭,众妃嫔每日间做的除了吃就是睡,再不就是闲聊。

  明初定制从平民中遴选秀女入宫,为的就是避免后宫争斗殃及朝廷,甚至于出现外戚篡权,这种事倒真的几乎没发生。

  慈宁宫里灯烛辉煌,朱由校正陪刘太妃说话。

  热腾腾的茶水使得两人都是谈兴倍增,谈起这段时间后宫里的闲谈趣事,刘太妃如数家珍,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这时,乾清宫的管事牌子不声不响地来到慈宁宫外,见到值守的宫娥,问了一声:

  “陛下从没有品笛的习惯,还在不在里面?”

  宫娥笑了,“瞧公公说的,这次还是陛下主动说要听笛的,刘太妃拦都拦不住呢!”

  王朝辅因为是乾清宫的管事牌子,在内廷中的地位很高,俨然成了所谓的内廷“五老”之一。

  这内廷五老,是盛传如今执掌内廷,最得天启皇帝恩宠的五名有权有势的大太监。

  第一名自然是东厂厂公,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

  第二名是天启二年开始掌印御马监,提督南海子,兼领都监府左兵监的王体乾。

  由于朱由校刻意的扶持,以致王体乾虽不如魏忠贤,但是在内廷的权势依旧不容小觑。

  第三名就是乾清宫的管事牌子王朝辅了,王朝辅能上来的原因,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内廷所有太监之中,王朝辅几乎整日都陪在朱由校身边。

  南巡时朱由校带着他,就连西南之役亲征,也是王朝辅鞍前马后两头跑,这样的人耳边风也是最有威力,没有人不会怕。

  其余两人,其一是南京改制以后的原南京留守太监杜升了。

  杜升原是南京留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