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六章:朱由校的一盘大棋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而且在地方上有头有面的大商人领导各地皇商会,借着推行新盐法等事,打掉一大批不听话的地方豪强和官员,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收取商税便是水到渠成!

  这位皇帝,好深的心机,各个方面,怕是早就计算好了!

  想到这里,两人再没有什么品茶的心思,对视一眼,都是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些许的震撼。

  如果这一切是真的,那他们真的要抓紧了。

  时间不等人!

  ......

  “各位都说说,应该怎么办?”

  祁县,渠府。

  此刻晋中十一家的富商们,正有八家都汇聚于此,为的就是商量接下来的对策。

  说话的,是眼下十一家资历最老的渠家渠敬信,同时渠家也是祁县商帮的领头羊。

  山西商人与外地都不同,没有商会,皆称商帮,以信义为先,是商界的一支劲旅。

  晋中商帮行事也与商会不同,商会之人,多是阴阳违和,暗中相斗,而商帮中的晋商们则是勾结联合,互相帮扶。

  在这之中,祁县的祁帮势力最大。

  一遇风吹草动,祁帮甚至可以在数日之内封锁商品,以达到把控商贸,令祁帮商人获利的目的。

  至于商帮外他人的亏损,他们从不做想。

  渠家是祁帮中的大户,一直都是晋商的领头羊,在当今天下间的富商巨贾之中,也称得上前五名。

  渠家的茶庄“长裕川“不只在晋中,两京十三省都是声名卓著,商号“三晋源“,更是汇通天下。

  渠家发迹,始自元末明初。

  起初从贩运小本生意做起,把潞麻和梨贩到祁县,再把祁县的粗布和枣运到上党。

  年长日久,渐渐积累了资金,到嘉靖、万历年间,渠家的贸易据传甚至已经涉足到遥远的沙俄,其茶叶在沙俄国内十分畅销。

  嘉靖年间,渠氏从第十七代源字辈开始,进入了生意兴隆的黄金时代,成为当时晋中八大富户之一。

  渠源桢先后与他人合资开设了“百川通“、“存义公“、“长盛川“分号,并独资开设了“三晋源“商号。

  在开设商号的同时,渠源桢另设了茶庄、盐店、钱店、当铺、绸缎庄、药材庄等,并且大获成功。

  时至今日,渠家已经成为十一家晋商之首,并且根据曹三喜的小道消息,已经动起了铁矿的心思。

  “京师有人传消息回来,说是半月前,顺天府衙在各门张贴了要严办我等晋商的告示。”钱宗永第一个说道:

  “如若消息属实,许为京、胡士广回到晋中必定是别有因由,怕不会就是因此而来。”

  当即,有人做出反驳。

  “放屁!这二位阁老常年都是我等在朝廷中的靠山,近些年收受的贿赂也不少,这样做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反驳出来的,唤做亢申。

  说起来,这山西平阳府亢氏,也算得上是老牌的晋商了。

  其自洪武末年发迹,明英宗正统年间,朝廷盐业管理宽松,亢氏依非法盐业行当,聚财数千万两,因而嘉靖前一直稳居山西首富之位。

  嘉靖年朝廷收紧盐法,导致亢氏的资产被渠家超过,但是在万历年间又有所提升。

  天启四年推行新盐法后,亢氏的产业再次受到影响,被以牛羊、布匹交易为主的汾州钱氏超过,位居第三位。

  这渠、钱、亢三家之后,才是资产在七八百万两的赵、乔、范、王、常等十余家晋商。

  当然,其中的张家口范家及榆次常氏,都已经先后被朝廷督办司查办,阖家不存。

  话说回来,眼下资产二三百万两的曹家,还要到五十名左右去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