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8章 朕本昏君(1)_一品仵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刚生,便听堂上帝王又道:“押入囚车,明日随驾入京,抚恤银两一案,彻查!”

  奉县知县顿惊,圣上若想平民愤,只需下旨将他斩立决,他的人头滚落在衙门口,百姓之怒自会平息,此法最有速效。可圣上未杀他,反要将他押回朝中,莫非是真要查抚恤银两一案?

  这还是那不理朝政的昏君?

  有此念头的并非奉县知县一人。

  亲眼看见狗官被革职查办,衙门口的百姓齐望堂上。

  雪不知何时大了起来,密如白帘,远远的只见堂上帝王穿一身大红龙袍,别的皆瞧不真切,只闻帝音慵懒,大雪天儿里听着,别有一番春意,暖融融,“朝荣,撤了你的人,搬去衙门口的门槛,放百姓入衙。”

  “啊?”跪在堂下的朝官们纷纷抬头,惊怔互望。

  依大兴律,衙门审案要开着门,百姓观审要在大门外,不得踏上衙门口的石阶。门内到大堂有九丈阔院,百姓观审实际上只能看见堂上人影,连堂上的话也听不太清。今日奉县百姓暴乱,已是冲上了石阶,圣驾到了堂上,百姓在大门外台阶上见驾已是不合规矩,哪有再请进来的道理?还要搬去门槛,这是多大的礼遇?

  帝王见民,不设门槛,这等事古来未闻!

  朝官们大不赞同,李朝荣却只遵圣意,领旨便撤了人,命八名御林卫抬走衙门口的门槛,竖去了一边。

  奉县衙门口四门大敞,御林卫让路,帝王端坐堂上,一条君民相见的路平坦宽阔,不见门槛,不见台阶。

  奉县的百姓聚在门口,嗡的一声,人人相顾,反倒却步,无人敢进了。

  步惜欢起身,下了堂来。

  门口嗡声又起,百姓们齐盯着堂内,见一男子缓步而来,墨发红袍,红袖舒卷,片雪不沾,立在堂门口含笑遥望,雪天儿里如升明珠,容颜惊了天。

  百姓们瞪眼张嘴,人人屏息。

  这便是帝王风姿?

  大兴的皇帝,六岁登基,十八年来昏名遍天下,竟是这等风华如仙,宛若神祗?

  这般风华与昏君之名实难想到一处,百姓们惊怔无言,只见帝王一笑,那一笑似风雪皆歇,碧天无际里有雁高行。

  听步惜欢道:“朕登基起至今十八载,年年在盛京与江南行宫,未曾到过边关,今在边关住了些日子,边关苦寒,朕亲眼见之,亲身试之,实知将士不易。两国开战,苦及百姓,如今议和,边贸可开,朕望边关百姓过些安乐日子,也望将士们可歇上一歇,望天下娘亲可见儿郎,天下儿女可见亲父。这等喜事,自朕登基后未有,理应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

  此言一出惊了满堂!

  大赦乃新皇登基、立后立储等重大喜庆亦或天鸡星动才会颁布,且赦令应在朝中颁布,仪式亦该在朝中举行,这般在奉县县衙宣布大赦实不合朝制。

  有朝官欲谏,尚未拜下便被人按住衣袖,那朝官转头看向一旁,见同僚摇头,目含深意。

  陛下已开金口,大赦未必有害,抚恤银两一案可……(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