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三章取地于塔庙之下_北齐帝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岂不是可以继续悠游于法度之外?”

  “赢?呵……他们怎么可能会赢?僧尼们纵然是牙尖嘴利,可他们禁得起围攻吗?道若不行,还有那些名震天下的大儒们呢……,我儒门包容万象,融合了百家学说,取其精华于一身,岂是几本黄庭、几卷经书就能撼动的?定然可以挫败他们!

  “可僧人善辩,若是这样他们也不落下风……”

  “佛门以何立身?讲究大智慧,讲究大因果,讲究的……就是善恶有报

  “可这些年藏匿于佛门之中的坏法之徒何止数千?便是一些在民间声望极隆的大德高僧,背地里的私德也不见得好到那里去了……

  “这些东西要是摆在明面上说,就是掘断了佛门立身的根本!

  “不动则已,出手就是要害……这就是阳谋呀,它比阴谋还要厉害,一步一步堆积大势,僧众们即使现在已然明悟,他们也无法回头了

  “它的厉害就在于,不显山不露水,动起来却若山崩。

  “陛下曾说,这就像是解一道算学题,就算是有一万个步骤,可你只要每一个步骤都是对的,每一个环节都控制好,保证绝对不出纰漏,那就是一万分之一万,岂会有什么万一的说法?

  “想要兢兢业业地做出一番成绩、一番事业,就要有这样的态度。”

  远在邺城的赵彦深语重心长的说着,他的下首坐着十几位今年考举中榜的官场新秀,其中赫然便包括高颎,他涨红了脸,拳头时不时捏紧松开,到了如今,他对于新政的每一个设想都在逐步实施,这说明他的奏陈已经被陛下记在心里,加以采纳,斑斑青史之上如此多的明宦显爵,有几人可以做到?

  赵彦深淡淡的笑道:

  “本来你们现在已经应该名声传颂天下的……可惜了,新政的动静如此之大,现在竟被完全盖过。

  “不过也好,年轻人还是谦虚一些,闹得名头太响,容易滋生骄傲之心。不利于以后仕途啊。

  “吏部的批文已经下来了,你们都已经有了官身,从此……就在地方上慢慢打熬吧。

  “国朝正是用人之际,好好干,会有前程的。”

  小阁内,朱紫朝服的老人从座位上站起来,转身离去。

  每一个人的案前都摆放着一卷明黄色的帛书,沉在他们的心头,仿佛有千钧之重。

  七月的天气,天云和煦,夏日傍晚的凉风穿堂而过,吹拂在在列的每一个士子的脸上,拂过堂前的槐树上,那树上的叶子便簌簌而动,犹如春蚕啃咬着桑叶,愈发衬得这里满堂寂静。

  赵彦深只用一个例子就向他们诠释了朝堂之上的凶险,一方面,告诉他们,朝中水深的可怕,先在地方之上打熬一番是为了这些年轻人好,另一方面,也透露了皇帝的性格喜好,喜欢做事有分寸的人。

  这颇有些老前辈对喜爱看重的后辈提点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