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3章 有何用处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代琼海国谢过大王!”

  听完朱允熥的话,黄子澄亦是不免激动起来。

  杂书?

  狗屁的杂书!

  真正俯下身子做事,才会明白杂书内记录的内容有何用处,就是这些被忽略的东西,才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

  没有工匠的辅助,很多事情最多也就弄到一知半解,随着大型工程的上马,每每看到那些工匠站在那里发愁,自己等人又帮不上忙的时候,黄子澄便埋怨自己过去为何不多看基本杂书,或许灵感就有了!

  如此重要的书籍,名教不要我新学要了,不仅要了还要学,并且在学得基础上求发展!

  “古书太多,杂书更广,我对此了解不多,还是需要先生们好好回忆一番,将书名什么的写下来,如此方便寻找!”

  黄子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跟着快速说道,“相对于那些逸散于野的古书,借此次朝奉机会,不知大王能否将郭守敬的家传复制出来一份!”

  “郭守敬的家传大明有吗?”

  朱允熥微微皱眉,这郭守敬是个人物,水利,天文,营造样样在行,元大都的建立水利系统就是其负责的,朱棣在此基础上建造了京都,一路延续下来七八百年的时间,可基础却没怎么大动。

  还有就是通惠河的修建,都是郭守敬一人搞出来的。

  只是根据朱允熥的记忆,郭守敬所学并没有流传下来,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所谓郭学后人,但多是假的半点水平都没有。

  愣是要说谁学得了郭守敬的治水之法,潘季驯很有可能,不过潘季驯的治水法和郭守敬还是有所不同。

  更为关键的是,郭守敬某种意义算是汉奸!

  “有,肯定有了,我曾经听到过类似的消息,当时当成玩笑没深究,每每想到便感觉遗憾万千,但考虑我与我说此事之人的身份,消息多半为真,大王回京之后可寻找几位国公问问!”

  黄子澄说是不确定,但从其语气中不难听出,就这件事他很肯定。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我大明初见人才济济,远视者不少,郭守敬名为汉奸,但没做过任何迫害汉人的事,加之水利方面的能耐,真要找到其家传,必然不会轻易毁去,我会对此事会进行关注,若有消息就算藏在皇宫中,允熥也给先生弄来!”朱允熥锚定的说道。

  治水,水利工程,历朝历代都不可能跑掉的事。

  琼州四季雨水充沛,到了秋季飓风起来,更是需要处处防备,自己去摸索是一条路,按着前人的肩膀去学习又是一条路。

  郭守敬治水的能力算的是bug,真要有朱允熥绝对不会放手!

  “三爷,两位道长到了!”

  就在此时,李漆走进办公室。

  “大王既然有事,臣先行告退!”

  谈话什么都结束了,李漆不是不长眼的人,虽然不知道朱允熥找阁皂山的道长做什么,但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