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2章 配套措施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县一级,首府下设六县,次府下五县,亚龙湾自治区下二县外,余者三府两自具设四县,合三十三个县。

  面对这么大的范围,涉及到这么多的人口,以及对应基础配套措施修建,但凡有脑子有都知道,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故而在此黄子澄提出第二策,阶段性试点推广。

  试点阶段为三年,以海口,三亚,大五指峰为初试点。

  有了基础再逐渐推行。

  ……

  范围说完,目的这一块黄子澄则一笔带过,在场都是核心成员,要是目的为何都不知道,那也没必要坐在这了。

  人员的情况也一样,建立与司法考试后提出,那人员肯定是通过者。

  两大要素一笔带过,接下来内容才是第二关键点。

  人员职权与对应的配给!

  职权上,黄子澄非常明确,一应下乡驻点人员与地上只有职,没有权。

  他们下乡是为了服务,是去宣讲琼海的政策,普及法制,推广工部新式农具,调动百姓耕种的积极性,当然发现不法行为,他们也有对基层的监督权利,对此行政,司法,审计体系将组建一个联合小组进行对接。

  服务年限则为两届三年,一届十八个月,服务结束后可获得三月休假,跟着换一个地方再服务一届,服务期内一应人员享受戌级待遇,休假也包括其中。

  付出怎么多?

  好处自然也不会少,对此黄子澄提到了公务员制。

  公务员制度的出现,针对于吏员这一层。

  吏员看似位卑,但其却为九品正中制下的盲点,一个自九品正中制建立后就存在的体系bug。

  吏员无法晋升,可得位之后其位长久,为避免官员随意针对吏员下手霍乱地方,吏员的罢免需要走很长的流程,这导致往往官员一届任期结束,都无法开掉任何一位吏员,加上古代父传子,子传孙的模式,一地家族只要经营有善,吏员之位往往是可以代代相传的。

  在这种模式下,一朝历经百年岁月,中央高层往往在面对日益庞大的士族阶级的同事,还需顾忌经营了百年的吏员阶级。

  此类情况与宋朝发展到极致,尤其是充斥了大量吏员的三司。

  宋朝三司是什么地方?

  有脑子都知道,可就是在三司中,一系列吏员家族差点将此架空。

  眼下琼海没出这情况,可若是不做针对性的改革此,百年后难保不会重现吏员阶级尾大不掉的情况!

  公务员制的出现,是对现行配给制的完善与补充。

  此制度的出现,最先明确就是吏员的晋升和流转,次为退休政策。

  晋升流转好说,前者是希望,避免吏员在某职务上待得时间太长,而退休政策则为保障。

  现在琼海空位还很多,晋升空间巨大,可随着时间流逝,空位势必越来越少,后来者的晋升空间越发狭小,八成人终其一生都未必有晋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