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3章 提拔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生与元末,至今活了八十多岁的刘三吾,令其真正有资格被记录历史的事件,是其主持的洪武三十年科举。

  在这场科举之前,刘三吾的人生轨迹,可以用起落,起落落落……来形容,年纪比茹瑺大,元末就做到广西省副提举,随着洪武元年大明军队收复广西被清算丢官,其本人一直到了洪武十八年,方才在茹瑺举荐下重新当官,可能是沉积积累的够多,很快得了老朱看重,官位一路提拔,与王睿,朱善共尊为“三老”,官职迁至翰林学士,主管翰林院。

  可惜啊,这老刘修学不修身,不是自己道德出错,就是家人有问题,往后十二年不断落落落……

  落到了洪武三十年,熬死了一众明初大臣,在没人主持当年科举的情况下,刘三吾再次被提拔上来,成了三十年春闱的主考官。

  然后骚操作就出来了,洪武三十年丁丑科春闱,上榜之人竟无一北地之人,一届进士名额全部被南方士族斩货,从而掀起了影响了明后期的南北榜之争,更骚的是同届考官表示判卷他们没错,刘三吾更是言自己没错,为朝取士当真材实料,不应考虑地域南北。

  算是一场另类的逼宫!

  弄得老朱无奈,只能自己出来重新主持,将一百二十二名额南北一分每方六十一人,自此大明南北榜诞生。

  让人细思极恐的是,事后刘三吾并没有被彻底清算,并在建文朝复出,官复原职编修《春秋大成》。

  春秋是什么书,那是华族历史上第一本史书,相传由孔子整理收集。

  大成就是加释,补充!

  编史看似是小事,可背后的政治意思不少。

  就刘三吾做出的事,他最终还能编史留名,可想而知这老东西背后的能量有多大,更别说逃过了明初,洪武三十年两轮清算!

  ……

  相较于茹瑺,让朱允熥真正感到麻烦是刘三吾!

  ……

  短暂的沉默之后,黄子澄开口道,“这个点圣旨已下,我们已无法更改,目前最要紧就是分析出茹瑺南下的目的,他要做什么,他背后的人想做什么,刘三吾在这件事中做了什么?”

  圣旨加持,兵部尚书,琼海这边还想保持平衡,不吸引更多的目光,既定的事实是怎么也不能动!

  至于杀人,让茹瑺自此闭嘴,那更是没脑子的人才会想出的自爆之策。

  顿了顿,黄子澄再度开口,“虽说同殿为官,两人表面的情况我清楚,但更具体的,宋翊,齐泰,蒋瓛可能更了解,不如招他们好好问问,总能有个针对性!”

  黄子澄作为太常寺卿,是有资格站立在奉先殿内的。

  可黄子澄不争啊!

  茹瑺,刘三吾具体情况,是在其坐在琼海行政总理的位置后才开始挖掘的。

  处于一种想要了解,但不可能深入了解的情况。

  不过好的是,宋翊,齐泰,蒋瓛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