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9章 灵活变通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扫了一眼礼单。

  常向东最想送的就是工匠。

  士农工商,四民之间的关系理应平等,当全面有序的发展。

  但在历史进程中,历代中原王朝,无不只选了士农两大阶级,甭管是王朝初年的重农之策,还是皇朝中后期的养士风气,神州的绝大多数利益,不过是在士农阶级中滚动。

  表面来看,长期的情况下,士族的生活远比农业生产者来的好,老农民好似不曾得到过实惠。

  但这忽略了数量谈个体,士族多少人呢?农民又有多少人?

  想要农业生产者,全都活得和士族一样,要么提升生产力,要么革新工商业,不然再无第三法。

  可偏偏工商就是被忽视的,是小娘养的,爹不亲娘不爱。

  琼海眼下能发展得好,就是抓住了工商,不断提升工商的社会地位,保障工商阶级,给予工商阶级足够的上升空间,对于人才的看重达到一巅峰。

  虽然各类移民政策没有明确写这些,但字里行间,懂得都懂得。

  移民官员招下一位工匠,就是要比招揽十位青壮奖励多,当招到十里八乡都认可的工匠,这类工匠往往会被请上马车送走,若是那种有传承技艺的,捏了某些法门的,更是会直通常向东的办公桌。

  可惜的是,有经验,有技艺的匠人太少,要么被大明工部所得,限制了自由,要么就是因守不住手艺而混入茫茫人海中。

  半年时间内西山招了一百四十多人,差不多已将南直隶搜刮了一遍,想要进一步扩大战果,短期内根本没戏。

  至于走出南直隶,真当那些投靠琼海的各路富商都是死的,没张心眼的,等你去招人,鸡毛都得不到。

  “其实我一直都有一想法!”黄兴也觉得这份礼单不够重。

  “讲!”

  “我在想要,中原成熟的匠人,要么入了工部做事,要么就是自己的营生,我们招揽都是各类因意外而破落的匠人,这类匠人不管在时候都是少数。

  进了工部的匠人,我们找不到,也招不得!

  可那些有营生的匠人,一门营生又有多丰厚,我看也就刚刚足够一家吃喝,多也多不到哪里去。

  不跟我们走的原因有很多。

  可如果,我们付钱让他们帮我们培养学徒呢,不需要教授太多,一个基础就可以了……”

  啪!

  不等黄兴说话,常向东激动一巴掌空拍,响亮巴掌声响起,“说的好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有营生的工匠不愿意走,各家有各家的理由,我们也不能强拉。

  但是他们的生活……”

  常向东脸上笑意灿烂,有营生又如何,活在重农重士的封建社会,注定工商群体的日子不好过。

  自身没有土地,只有一手工作,就算有铺子,销售对象多位穷人的匠人,一年能赚几个钱?

  敬业斋什么都不缺,就是不缺银子!

  代为培养,只要基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