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8章 支持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朱允熥一锤定音,直接将石碌也列入试点,左右也就二千五百人,这本就是要给石碌地区的,这是提前了一点罢了。

  “我代工部,石碌地区,多谢大王的支持!”

  闻言,刘授业起身半拜。

  “行了,坐下吧,事情还没结束,刚才只是说了模式,是逻辑是方向,还要讨论一下具体,以及表面的东西!”

  示意刘授业先行坐下,朱允熥捏了捏鼻,“自打在三亚因解缙开口,产业升级,产业技能,产业工人,本王近来考虑了不少,就方才的基础,我补充一些!”

  参照后世,结合现实。

  玩产业的国家,无不针对产业工人群体,建立了一套岗位技术等级制度。

  之前工部已设置了对应的,‘匠人’,‘匠师’,‘大匠’等称号,但这些更多的是荣誉,能反应技术,经验上的差距,但普及面还是太过狭窄,普惠不到更为广大多数的产业技术人员。

  基于现在的情况,匠人,匠师,大匠这些称号,更多只是代表“工”社会地位提升。

  更具体的,还是要建立一套健全产业技术岗位晋升体系。

  这套晋升体系要清晰,晋升条件要明确,同时要在收入进行自补贴,让绝大多数的人,能从中收益。

  基与这一出发点,那就在没有比13级技术岗位等级制更好的方案。

  不过立足于当前,需做出一些删减。

  朱允熥的方案,是将技术岗位等级分为四阶七级。

  一阶最低,技工级,分三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二阶为师,技师级,分两级,二级技师,一级技师。

  以上都不做名额限制,只要符合条件,通过考核便可晋升,每一级都对应有技术岗位补贴,用最直接简单的方式来提前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

  三阶为注册级,全国注册,全国认可,工部备案,晋升方式需通举荐,到这一层级,直接荣誉加身,享受司局级待遇。

  四阶为匠级,享宪委级待遇,随着人数增多可分出两派,学院派为院士,实践派为天工。

  四阶七级中,最关键还是一阶,二阶构成五级体系,因为不出意外,九成九的产业工人九成,一生都会被卡在注册级以下。

  关于这一点,第一时间被解缙所捕捉,“也就是说,前两级以直接的金钱方式提升社会地位,后两者以荣誉,参政议政权确定整个群体的社会地位。

  那么问题来了?

  新的技术等级,如何套在过去的体系上?

  补贴是月补,还是年补,补有补多少?

  拥有行政级别之后,补贴是否还有?”

  琼海境内很多规矩都新,但新不代表彼此就好套,对接不好,问题只会更大。

  “是啊!”

  郭清附和道,“补贴该怎么补?少了没意义,多的财政上就算能支持,但是否会影响更大?

  另外技术岗位当如何分化?

  分化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