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一十三章计划进行中_初唐小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米,吃了我们这米可是让人有奔头,无论如何也要做一个人上人。”

  就在这些人不停的在这里忽悠着这些本来就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的时候,这些劳苦大众一咬牙。

  “拼了,为了脸面也要买上一点。”

  只是他们含泪买下这些粮食之后回家下锅,这是什么东西?心里好难受呀。

  随即还是想念李承乾这边的米呀。

  第二天再去买点儿皇家的米吧,就在他们这么想着做着决定的时候。

  第二天在李承乾售卖粮食的地方,众多的人在这里冲击着售卖粮食的。

  “那些东宫卫率为什么要限量?多卖我们一点儿不行吗?我们这饭量大的都吃不饱。”这些赤膊着胳膊的汉子在这里大声的吆喝着,李承乾定的量的确是一个来勉强吃饱,而他们这些壮汉是不可能吃饱的,他们来闹事也是合情合理。

  不过本着爱民如子的原则,这些太子卫率的人只能在这里忍着,好言和他们说着。

  “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有米吃,而不是为了让我等吃饱,还希望各位能够知道其中的原因,要是把米都卖给了你们,其他的人就吃不着了,你们先吃饱,可以去粮铺当中买点当中的米呀?”

  这些官员也好,士族也罢,根本就没有以示压人,反而是和和气气的在这里和他们说说,更不会说是有动物的倾向,让这些本来就是人闹事的准备找李承乾买米麻烦的那些来偃旗息鼓,就算是他们骂的在难听说的在可恶,眼前这一群人也像是听不见看不着,说的不是他一般在这里安安稳稳的,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这是这些卖粮的商人惯用的招数。

  只是就在他们在这里研究着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办法。什么样的情况让他们的米再卖出一点儿米的时候。在长安城议事大殿当中,李世民和他的文武官员们在这里商量着如何安置这个第二次暴雨之后受灾的民众,让他们不至于流离失所的时候,李承乾也在这其中。

  只是这一次李承乾听着李世民在这里询问着该如何安置他们的方式,李承乾出列了。

  “父皇,儿臣有一个办法。”

  “哦?”

  这一次李世民很是好奇,李承乾这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做的很漂亮,完全没有历史上李世民为了帮他拿出了一个粮仓的粮食,而李承乾为了来回倒手赚银子,将这粮食卖了出去,等到粮价回落的时候再买粮食赚取中间的差价,让李世民能够有钱用?

  只用徐云雁给他安置在农场当中的粮草就将事情办的妥妥当当的,让李世民还有压箱底的粮草不至于动用。

  “太子有话说,那就说说太子的办法吧。”

  在李承乾出列之后,这满朝的李世民的心腹文武在这里很是看好李承乾。

  他们不单如李世民那样觉着李承乾有明君之相,这一段时间做的也都考虑到了他们的利益,根本就没有让他们出面和这些世家大族为敌,而是以一直之力担起了这样的重担,虽然在有些地方自己等人可以帮忙。

  李承乾看着众人看向自己的时候,直接说了一句话。

  “我们可以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

  这又是徐云雁曾经在农场当中和他们讲过的,并且带领他们前去潼关沿线救灾的搜索进行的事情。

  在李承乾说出这句话之后,在场的能人义士不由得点头。

  “对。很对,这以工代赈是一个好方法。只是我们如何以工代赈?让他们做些什么?这北地能够做的事情可是不多。”

  就在众人在这里疑惑的猜测这做什么工作的时候。李承乾开始畅想他经过徐云雁教导所知道的一些超前的,像是什么修路,筑坝,清淤疏浚河道等等一系列事情。

  而就在一众人在这里商讨着,越来越有利于大唐发展的时候,徐云雁这开创奇迹的人已经安排水师的先锋部队来到了长安近郊,准备向李承乾求援了。

  安排军队神不知鬼不觉,将那不知道徐云雁用什么方法,已经开进到长安近郊的粮草运入长安城。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