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九十一章 双城故事_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相处的方式,即便是博闻强记、经多见广的耶律楚材也愣住了,又想起方才在后宅里听书的场面,耶律楚材陷入了沉思。

  这种种一切无不表明,眼前的燕王郭默,完全是一副开国明君的架势啊?

  可是,他只是一个藩王而已,虽然被大宋官家赐予了「赵昊」的名字,本身却是姓郭的,这样的人能最终登顶吗?

  想到这里,耶律楚材再看向郭默的时候,眼神中居然露出了「同情」的目光,内心里更是有「同病相怜」的感觉。

  「来,燕王殿下雄才大略,在下是说不过您了,就借花献佛敬您一杯,这「英雄醉」在汴梁可是卖到两百两银子一坛,还是有价无市的。」

  既然暂时想不到应对之策,耶律楚材索性暂时不去考虑。

  燕王殿下不是已经让程尚书给汴梁开出条件了?

  那自己就索性在洛阳城多等上几日,耶律楚材也想看看,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在大金皇帝的心目中,到底有多大的分量?

  不过,耶律楚材的心里却完全没有底。

  不说现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即便是在常年,三十万石粮食,那也不是个小数目啊。

  从洛阳到汴梁,四百来里的路程,又是一路官道,真骑上快马那是旦夕可至。

  即便是礼部的官员,也是在一日之后,就到了汴梁城。

  一听洛阳来了使者,大金国的皇帝完颜守绪急忙在龙德宫里,召集了文武重臣,商议应当如何应对此事

  。

  大金国从建国之日起,无论文臣还是武将,朝中最顶尖那一批官员,大多数都是姓完颜的。

  就像现在,能站在龙德宫里的,诸如完颜赛不、完颜白撒、完颜世鲁等。

  「诸卿,听说大宋燕王派的使者,已经住进了驿馆,不知各位是一个什么章程?」

  耶律楚材不在,完颜守绪正好还有一个集思广益的机会,师安石无疑是这几人中,智谋比较出众之人。

  「陛下,耶律晋卿才出使洛阳四天,对方的使者就到了汴梁城,可见我等的谋划早在对方的预料之中。」

  「可惜,大势不在我等,以老臣之见,大宋的燕王殿下,必然又是一个狮子大开口的机会。」

  「早见晚见都是见,还不如直接招进宫来,当着众臣的面就此事谈论清楚。如果拖延下去,反而对我大金不利。」

  这师安石所言,绝对是老成谋国之言。

  多拖延几天,大金国的旱情就严重几天,再跟大宋谈交易的时候,就更处于被动的地步。

  其他几人也没有反对的意见,完颜守绪就下诏,将洛阳来的使者,请到了龙德宫。

  因为郭默给出的条件非常明确,与其说是派了一名使者,不如说就是派了个信使,都没有谈判的任务。

  同意,双方就开始交易,不同意,那就再等等。

  使者递交的礼部条文,是老程珌亲自书写的,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