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战略、战术_将门枭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土司,分出个敌我来。再进攻云贵。”

  说到这里,北条氏政顿了顿,目中精芒闪烁道:“陛下。我们得到缅甸,对于陆景来说,是无解的问题。”

  “土司或朝贡缅甸,或朝贡楚国,或背叛楚国。汉人也不是铁板一块。陆景在云贵高原上,实力不强。他就算想组织力量,也组织不起来。”

  “云贵地方上,就像是筛子,到处都是弱点。不像北边的汉中。仿佛铜墙铁壁。不必着急。”

  “这!!!!”诸葛民听了北条氏政的话之后,不由无言以对。然后心悦诚服的对北条氏政一拱手。

  自己虽然也懂军事,但与这位被天子带在身边的兵部侍郎相比,却还差了一大截。

  不愧是天子智囊啊。

  北条氏政的兵部侍郎,只是个虚衔。他不管事儿,只在吴年身边谈论。在这些年,提供了许多建议。

  是帷幄之臣。在朝野上下颇有名声,人称“智囊”。

  吴年笑着看了一眼北条氏政,然后回到了御座上坐下,点头说道:“就按照北条卿说的办。”

  “与此同时,滇缅公路也立刻修建。”

  “是。”众臣拱手应是。

  汉朝在缅甸的统治,以及未来进攻云贵的战略,在一系列商议,调整之后,终于成型了。

  削弱缅族人。

  让云族、滇族人镇压缅族人。把肥沃的土地空出来,迁徙来汉人。

  在印度、泰国、老挝制造动乱。

  天子继续坐镇新洛阳。

  吴年的意志,就是帝国的意志。哪怕他距离帝国的核心,大汉都城,不知道多少里。

  在众文武的齐心协力之下,一切都朝着吴年希望的方向推进。

  缅族人的反抗,持续不断。但也渐渐微弱。汉人的迁徙,也是持续不断。

  当秋天来临的时候,汉人又有一批二十五万的人口,迁徙到了缅甸。

  其中百姓二十万。

  战兵有二万户。

  工匠数万。

  吴年按照之前的分配方案,把这战兵、百姓一分为二,分别安置在仰光、新洛阳的附近。

  加强了缅甸总督诸葛民的核心力量。他们之中最多的就是优秀的农民。他们很快能从肥沃的土地中,种出庄稼,获得产出。

  至于工匠,就留在了新洛阳。帮吴年建造皇陵。

  哪怕是秋天。

  新洛阳也还是热的像夏天。城池外,吴年的皇陵正在加紧建造之中。除了汉人工匠之外,还有征召的缅族劳动力。

  十几万人一起动工,场面十分浩大。

  上午。

  阳光毒辣,天气炎热。

  一座土丘上。吴年与李玉尊并排站着,在众人的簇拥下,观看前方的施工现场。

  吴年对自己的陵墓渐渐成型,感觉有点奇怪。

  这活人看着自己的死后长眠的地方

  李玉尊黏在吴年的身旁,好奇的看着,转头问吴年道:“陛下。按照汉人的传统,我未来是不是也葬在这里?”

  “嗯。会有你一个位置的。不仅是你。还有我大汉朝的开国功臣。无论是死在寡人前头的,还是死在寡人后头的。会有很多人安葬在这里。”

  吴年笑着说道。

  说完后,他抬头看向都城方向,目光深邃。

  他想起了第一个死在自己前头的老兄弟。

  李勇。

  真是岁月如梭。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