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变化_将门枭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年叹了一口气,让太监扶着他下去歇息了。

  吴年抬头对一位近臣说道:“传王贵、张声、北条氏政。”

  “是。”近臣应声下去了。

  “换素服。”吴年又转头对太监道。

  “是。”太监弯腰行礼。

  吴年进入内帐,在太监的服侍下,换掉了龙袍,穿上了素衣举哀。

  “我的功臣都长寿,只是李勇年纪比我们大了太多。所以第一个去了。冯冲是第二个。我们真的老了。”

  吴年叹了一口气。

  冯冲病死,让他措手不及。

  甚至不敢相信。

  早上冯冲还中气十足,中午他们还一起吃了午饭。

  想不到。

  等吴年出来的时候,北条氏政、张声、王贵等人已经站好。吴年来到御座上坐下,抬头看向众人。

  张声、王贵神色沉重。

  虽然冯冲生前因为管不住嘴,俗称嘴臭,在朝堂上人缘极差。但到底是并肩作战了几十年。

  往小了说是战友病死。

  往大了说,现在两军交战。

  先折了大将。

  吴年沉默了一会,然后强笑道:“事已至此,只能往前看了。”

  “现在两军交战,折了大将,不是小事。你们觉得该怎么办?”

  吴年话中有话。

  一名近臣立刻站了出来,对吴年弯腰行礼道:“陛下。两军交战,折了大将有损大军士气。”

  “楚军得到消息,也会军心大振。”

  “此消彼长。恐怕坏了大事。臣以为,应该隐瞒消息。让千户冯诩暗中统摄兵马,就像赵国公还活着的时候一样。”

  “臣附议。”

  许多近臣站了出来,躬身行礼道。

  “臣以为,应该立刻宣布赵国公死讯。”北条氏政站了出来,弯腰行礼道。

  “为什么?”吴年问道。

  “无关大局。”北条氏政斩钉截铁道。

  没错。

  临阵死大将,十分不幸。

  但要说隐瞒死讯,大可不必。

  因为汉军气势已成,这只是小波动。就算影响,也只是影响到冯冲所部骑兵。

  而江南一战,其实骑兵能发挥的地方很少。

  吴年想了一下后,点头说道:“好。”

  然后,他又问道:“赵国公薨,寡人不幸,冯氏不幸。但军队不可以没有将军,骑兵不可没有骑主。谁可继任?”

  王贵目中精芒闪烁,没有说话。

  张声走上前去,弯腰行礼道:“陛下。赵国公五子冯诩,是国家世将。又骁勇善战,追随赵国公多年,熟悉军务。臣以为,应该继承父职,袭军领兵。”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在场近臣,多数出列,躬身行礼道。

  只有少数人站立,抬头观察吴年神色。

  吴年微微低着头,没有答应。

  北条氏政转头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大将王贵,出列拱手说道:“陛下。臣推举赵国公麾下千户寇崇山领兵为万户。”

  王贵当即出列道:“寇将军骁勇善战,又追随赵国公多年,可以胜任。”

  吴年沉吟了一下,点头说道:“传旨。命寇崇山领兵为万户。让冯诩护送赵国公的棺椁回去都城,停放在殡宫。”

  “命赵国公长孙冯襄袭爵,赐赵国公家千两白银治丧。”

  “是。”北条氏政躬身行礼道。

  既然天子拍板,群臣便不再多言。

  王贵微微摇头。

  冯诩是世将,而寇崇山能力更强。

  其实让谁领兵马都可以,全在陛下的一念之间。

  陛下显然是选择了寇崇山,但这话陛下不能自己说。

  得有人当恶人。

  此事到此为止。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一名大内侍卫拿着一个精致的匣子走了进来,禀报道:“陛下。朝廷八百里加急送来奏折。”

  “雁门关主将薛平寇病死。”

  吴年动容站起,长叹道:“寡人不幸。”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