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2章 归义军来使_晚唐: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归义军来使

  重新划分行政区,此事事关重大,若是做好了,可为汉中、西蜀循例。

  而重划行政区的原则有二,一为精简,二为犬牙交错。

  所谓精简,可循汉制,一郡治二十县左右,五郡为一州。此法可大大降低行政成本。

  而现在,一名州刺史,也就管个五六个县,上面还加个节度使,管理三四个州,搞得朝廷官员都不够用。

  要知道一名州刺史,级别是从三品或者四品,相当于部级的干部,管理的也就半个市的地盘。

  地方官员的级别太高,相应的朝廷的支出也大大增加。

  若是精简之后,不光可以大大减少,地方官的数量,朝廷在吏治上也游刃有余,还可以帮朝廷节省大量行政成本。

  而所谓犬牙交错的原则,完全是出于军事的考虑,此时的大唐,各级行政区的划分基本上是按照山川河流来划分,容易形成各地方据险自守,割据一方的态势。

  而李晔要做的就是把各州的行政区,划到山的那一面,河的对岸,突破山川河流这样的天险,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防隐患于未然。

  按照李晔的想法,将凤翔、泾原并为一州,邠宁、保大加上绥、银二州并为一州,同州则划到京兆府直辖。

  各州边界若有山川河流,则按第二个原则,犬牙交错重新划分边界。

  此事李晔亦不能独断,他必须争取朝臣的支持。

  不过在与众宰相商议之前,李晔召敬翔商议。

  敬翔看完之后,也颇为惊叹。

  此中妙处,自然显而易见。

  “陛下,若要推行此策,怕是要受到不少掣肘。”

  “爱卿请试言?”

  “陛下,若现在推行此策,各州县田亩户籍都要重新编制,赋税恐有混乱,各州治所,一应官员需重新授任,各州县现有耕牛农具,也需重新分配,其中细详之处,朝廷也不能尽知,若有差池,恐生事端。”

  李晔道:“朕令户部遣人赴各州县,将现有的田亩户籍抄录一份,再按后划分的州县誊抄,划分之后,再令新官重新丈量田亩,重编户籍,至于耕牛农具等,则统归户部,待划分后,在统一派发。”

  敬翔道:“臣以为,待秋收后,赋税入库后再行。”

  李晔点点头,现在这个时候,还是稳定第一,今天的秋赋要紧,待消化了泾原、同州、鄜坊、银州、绥州之后,再作计较。

  而且通过此举,也可将凤翔、邠宁二州的尾巴剪掉。

  “即便秋后再行,此时也要早作准备,此事,户部是主导。”

  李晔转头对内侍道:“传户部侍郎孙揆。”

  在等孙揆的时间里,李晔又想,在治政上面,张承业是把好手,此时张承业在汉中徒费时日,李晔有心将张承业召回京师,统筹此事。

  派谁去接替张承业呢,李晔又犯了难,手上独当一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