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4章 震惊吧!百官_晚唐: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震惊吧!百官

  太液池含凉殿,阵阵谷香飘过。

  皇帝陛下的农田耕种的时间不齐,有早有晚,不过到这个时候基本都可以收割了,还有几十亩的棉花,一眼望去,白花花的一片。

  收获的季节,自然心情很好,甚至可以抵消出征前忐忑。

  皇帝陛下的阵容很大,何淑妃,裴妃,陈昭仪,刘昭容,还是皇子都带上了,李晔还将蹒跚学步的平原公主抱在怀里。

  太野池东岸,孔纬、杜让能,张俊、张承业,刘崇望,孙惟厚、孙揆都已经到了,还有六部五品以上官员,司农监所有人,都到了这里。

  还有两百名长安附近的农民,被皇帝陛下请了过来,不过他们此时还是观望。

  此时的孔纬也没有初见皇帝务农时,那般铿锵直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皇帝陛下的语录已经传遍朝野,甚至在有心人的主导下,传到各处藩镇。

  这几日,也不知道从谁口中传出,陛下还精于算术一道。

  这特么是成圣的节奏啊!

  玉山亲卫,掌天子耳目,这些话李晔自然也知道一些。

  皇帝陛下也很无奈,给张承业的也就小学三年级的水平,这也叫成圣?

  若是把完整的代数、还有几何、解析几何,概率论,微积分……写出来,是不是要成仙了。

  加上物理,力学,化学,生物遗传什么的,自己初高中学过的内容,政治中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哲学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这要都整理出来,岂不是要立刻飞升……

  当然,此时的李晔还没有时间跟大唐的官员们普及自然科学,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件件做。

  总有轻重缓急之说,对现在的大唐来说,第一件事便是吃饱肚子,第二件事就安全稳定。

  现在第二件事正在做,估计还要做几年,第一件事已经初步成效,还有改进的空间。

  “陛下,时辰到了!”

  皇帝陛下接过镰刀,接着各亲王依次接过镰刀,百官随后,也是人手一把镰刀,由内侍带他们去各自的田亩中。

  各嫔妃倒不用收割,何淑妃领着一帮嫔妃,还有宫女,去棉花地里采摘棉花。

  农夫中,有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问他爹。

  “耶耶,怎么皇帝陛下还有那些贵人们还要耕地啊?”

  老农一巴掌拍到那小伙子头上。

  “你懂什么!不种粮食吃什么?”

  小伙子犹为不解,道:“娘说,皇帝陛下都是用金镰刀割麦子的,怎么拿的跟我们一样。”

  老农也是挠了挠头,甚是不解。

  皇帝陛下亲耕可不是为了弄口吃的,那是大唐的礼法。

  大唐自高祖以来,便筑有先农坛,春秋两季,皇帝陛下都亲往耕种,曰“亲耕礼”所以此景并非罕见。

  太宗时,唐皇李世民在亲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