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8章 小李飞槊,例无虚发_晚唐: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8章小李飞槊,例无虚发

  许岩士被留下了,被皇帝陛下专门用于搜集火硝、土硝,各种矿物。

  而张俊呢,则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被皇帝陛下一纸诏书,打发到终南山修道去了。

  皇帝陛下实不待见此人,下令张俊即刻启程,同时,皇帝陛下遣人回长安宣召户部员外郎王肃。

  王肃三年前为万年县令,李茂贞攻打万年之时,王肃举措得法,组织民众辅助守城,又安置流民,屯田理政多有功劳,被李晔擢升到户部历练。

  此时碰到机会,放到静海为一任节度使。

  至于武官,李晔中意的是原左神威军三都三校指挥使刘坤,右羽林军扩建之时调到八都为指挥使,此时正在在军中,可担任静海防御使。

  王肃主政,刘坤主军事……

  …………

  朝廷的形势愈发好转,世袭令颁布之后,各镇纷纷上表谢恩,上缴赋税。

  所谓藩镇赋税,按唐制,各镇官员、兵员都是有定额的,各镇按田亩人口收缴赋税后,除去官员俸禄、兵饷等开支,剩下的钱,朝廷取七成,各镇可截流三成。

  可这么多年来,藩镇内部的田亩、人口朝廷哪里还能掌握,各镇多以田地荒芜,人口凋敝,截流大部甚至全部赋税。

  朝廷能怎么办?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陛下,魏博、卢龙、成德三镇,皆上表谢恩,并上缴了去年的夏秋赋税。”

  “上缴了多少?”李晔问道。

  “魏博上缴了三万贯钱,白银黄金,珍珠玛瑙珊瑚等宝物数十车,卢龙与成德各上缴了两万贯,绢万匹。”

  李晔微微扬眉,钱不多,但政治意义很大。

  “其他各镇呢?”

  “皆如此!”

  “宣武河东也是这样吗?”

  裴枢道:“宣武河东皆上表谢恩,宣武上缴钱五万贯,金玉财货数十车,为各镇最多的,而河东则上表谢恩,言可在今年昭义输岁中扣除两万贯,作为河东赋税上缴。”

  李晔听完苦笑不得。

  一来这朱温够隐忍的,到了现在这个境地,还如此舍得花钱,二来,这李克用还真的扣,就两万贯,还要从昭义岁输上扣。

  可玉山亲卫右军指挥使段坤一句话,让李晔脸上顿时挂满寒霜。

  “陛下,宣武探报,汴州、宋州、亳州、郑州出现大规模饥荒,百姓易子而食的很多,朱温遣人散布流言,说朝廷逼迫上缴赋税才会如此……”

  裴枢道:“朱温其心可诛,臣以为可诏河东、魏博、成德、平卢、天平、泰宁、武宁等诸镇攻伐宣武。”

  皇帝陛下没有说话。

  杜让能也没有说话。

  翰林学士王辅道:“陛下,臣以为不可,宣武有雄兵十万,皆是百战余生之士,若是朝廷若发兵,需要多少人呢?

  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宣武区区之地,怎能养十万军,钱粮不足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