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章 两军相争 百姓何罪_晚唐: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章两军相争百姓何罪

  落日的余晖洒落宫墙,余韵摇曳着历史沧桑。

  大明宫老了,多灾多难。

  时间,磨平不了宫墙上刀砍斧凿的创伤。

  二十年后,这里会不会变为废墟,楼台琼阁,会不会转头灰飞烟灭。

  跑完步的李晔稍有点惆怅,内侍领着皇帝陛下去沐浴更衣,跟在皇帝后面跑的将士们可没有这样的待遇。

  几个大桶打满了温水,各自在指定的区域冲洗一下,换上干净的衣服,把一身臭汗的脏衣服洗干净晾上。

  校以下的士卒,只能住在校场上搭建的军帐内,好在这个时节并不寒冷,每个人发了一套薄被就行。

  而孙德昭、张益这些五品以上的军官,则被安排到了偏殿,高级军官嘛,总要享受一些不同的待遇,还有专门的内侍帮忙打理内务,享受皇帝家奴的服务。

  但住宿条件也不算太好,大都督、各军指挥有自己的房间,军副指挥,都指挥,都副指挥那只能打地铺了。

  稍事片刻,还没等从长跑的回味中醒来,内侍们又把这帮兵将领到清思殿。

  国子监的监生们已经按皇帝陛下的要求准备好教材,学习认字,当然认字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育。

  一个对李晔来讲,非常重要的教育。

  教材目前只有三课,轮流讲。

  一课为大唐军法,十三禁律五十四斩,言明军纪。

  一课为阉宦误国,祸乱朝纲,深刻剖析杨复恭的罪恶,要把这老阉货批臭,批死,永不翻身。彻底在禁军之中肃清阉宦毒瘤。

  一课为藩镇乱国,荼毒害民,讲历史,讲时政,目的在于讲清军队是大唐的军队,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守护黎民百姓,而不是将军用来满足私欲的工具。

  除了军法,另外两课的文章都是国子监这边写的,把大唐经历过的例子拿出来,总结一下,在李晔的要求下,换上通俗易懂的句子,方便将士们理解,不指望将士能学下去,洗洗脑也是好的。

  晚上的课,李晔就看了一会,跟自己所想的情景差不多,便退了,他有更要紧的事,召杜让能商议大唐武官学堂和大唐步兵操典的事……

  …………

  朱温治下的汴梁,虽历经战乱,但老朱可不是李克用,除了军事一流,理政上也是一把好手。

  数年来老朱招募流民,屯田还耕,倒是比河东富庶的很。

  李克用一路劫掠,倒是不担心粮草的问题,等到了汴梁,李克用顿时怒从心起。

  就在这里的上源驿,狗娘养的朱温狗贼差点把他烧死,害得身边监军陈景思,连同三百亲军全部被杀。

  新仇旧恨,怎能不报。

  李克用当即在黄河渡口扎营,分派斥候监视朱温各路大军,自领三千兵马,驻守营寨,其余兵马,百人为队,分散汴梁五十里内,裹挟百姓,劫掠粮草。

  三日便凑集粮草数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