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5章 河东大旱_晚唐: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5章河东大旱

  刘鄩已经有点心不在焉了,这种事,搁谁身上都膈应。

  但看到政论的时候,刘鄩已然忘记了刚才的郁闷。

  政论的字数不多,也就两三万字,看的快的,半炷香就看完了,可刘鄩看了一遍又一遍,裴检亦是如此,两人都感觉到此文的分量。

  此论并不是没有人提出,但多数也就说明士绅贪婪,鱼肉百姓,又或者官逼民反,从来没有人如此清晰的剖析这个社会。

  皇帝陛下提出统治阶级,将士与地主割裂开来,以士为统治阶级。

  可明眼人自然可以看出,这士绅啊,也就是特么的是地主。

  “土地兼并,农民无地,苛捐杂税,最后落在无地的农民身上!”

  “黄巢之乱并非奸臣乱政,也并非天子无道,是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无法调和,终酿成此祸!”

  “这……”

  李晔轻酌一口酒,道:“道理不辩不明,若有不妥当的地方,可现在就说。”

  李晔看着湖面上月光倒影,想着中国数千年来的历史,为何总是周而复始的轮回,关键的一点便是方法论。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理论。

  皇帝陛下没有直接提出唯物主义,事实上,在政论里面,他隐隐提出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这要这些理论能传承下去,这才是他存在的意义。

  刘鄩神色凝重,他也想辩一辩,事实上,看了数遍之后,他还是无法辩论。

  从社会阶级的角度来论述,已然超出了他的认知。

  二人暗想:“陛下不愧是陛下,能写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此等雄文诗句的雄主,对大唐弊政已然了然于胸!”

  “此些书,你们先带回去看看,数论、几何,解析几何,以及格物学,生物论是要刊行天下的,朕还要便设中学,这些都是中学的课程,怎么培养一批精通这些学问的老师,你们拟个章程。

  至于这政论,朕也要放入课堂的,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要辩一辩的,朕要在鸿儒寺举经筵。”

  “举经筵!”

  这是要在满朝儒生面前,逼他们吞下这泡屎啊!

  皇帝陛下心下冷笑,史书上谈论一个国家的衰亡,总是归论为君主无道,不能重用贤能,皇帝陛下现在纠正这个说法,特么的国家衰亡,全是你们这帮士绅贪婪所致啊,弄的天下民不聊生。

  在前面,李晔打击贪腐的时候,已经将天下大乱的原因,归到贪官污吏,无良士绅身上。

  《政论》一脉相传,在理论上,将贪官污吏,无良士绅钉在耻辱柱上,为了避免太敏感,给他冠以一个‘地主’的名头。

  以后看看一个人是不是乱国者,就要看看他手上的地有多少了。

  良田万亩,阡陌百里的,那肯定就是乱臣贼子啊!

  李晔要在舆论上,将土地兼并给制止住,为后面在大唐全境实行递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