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5章 日本遣唐使_晚唐: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寡人决定了,出城降唐……”

  没有人再全真圣女王,事实上无论皇族还是百官,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投降的好。

  他们有家小,有钱财,有土地,降唐可以抱拳,若抵抗兵败,会有什么后果,他们都不敢想。

  六月戊己,金城城门大开,真圣女王率文武诸城,出城十里,迎接大唐皇帝。

  从三月出兵,到现在,历时三个月,新罗平定。

  …………

  大唐汴京

  此时的大唐的新京愈发繁荣,街面上慢慢的都是人,琳琅满目的商品铺面一间挨着一间,穿着异国风情的商人随处可见,他们大量采购大唐的纺织品、瓷器、茶叶等商品。

  而来自异域的琉璃、毛毯在汴京卖的也很火。

  南城的码头上,更是繁忙,煤炭、布匹这些大宗货都有专门的仓库,而从码头通往煤仓已然建了一条小小的轨道。

  碎石铺成的地基,一尺厚,五尺长的枕木,上面的轨道是铁做成的,也就三四里的路程,单条的铁轨就花了铜钱二十万贯。

  运煤的车子,轮子和轴都是铁制造的,十六匹马按照顺序排列,一次可以拉五千斤煤。

  “真是神乎其技!”

  一旁穿着异国服饰的人甚是感慨。

  国子监少监崔胤道:“就是徒耗金钱啊,些许数里,即便用牛车,也比这轨道要快。”

  铁多值钱啊,历朝历代,铁都是朝廷管控的战略物资,这么两条轨道,用掉的生铁有百万斤,能打造多少兵器铠甲,还有农具啊,算不清。

  朝廷上下无不看皇帝的笑话。

  只有这孤陋寡闻的日本遣唐的使团,以为是好事。

  自汉江口一战以来,日本圣德天皇敏感的感觉到,大唐不再是他们熟知的大唐,定然出现了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能射数十里铅弹的武器,声如天雷,状若烈火,碎石分身的武器,再看到逃回来的断肢残臂的大和士卒,圣德天皇无不感慨万千。

  最近的一次遣唐使是五十年前,那时候大唐还在忙着收拾藩镇这个烂摊子。

  那时候圣德天皇还没有出世。

  有时候他甚至怀疑,是不是逃回来的人在说谎。

  直到询问了所有人,圣德天皇才确信,这都是真的。

  “天皇陛下,所有人众口一词,他们讲到大唐的神器的时候,到现在还是一脸惊慌,还有,大唐的船只甚至可以逆风行驶,简直闻所未闻。”

  圣德天皇当即定下向大唐派遣遣唐使,以高僧圆真,还有皇长子宇多天为首。

  召集一百余佛学僧人,还有炼铁炼铜、造船、木匠、制陶、织布等百工,以及音律、绘画等千余人,带着国书前往大唐。

  此次遣唐使规模之大,远超历代,以往最多的时候也就五百余人,这次直接翻倍。

  日本的遣唐使一到汴京,便受到朝廷的重视。

  宰辅杜让能亲自到馆驿中,接见圆真和尚与宇多天皇子。

  日本圣德天皇在国书上向大唐皇帝请罪,并没有避讳汉江口一战,只是说在汉江口与唐军作战的是幸田家族的叛军。

  圣德天皇听闻幸田家族与天军交战,大怒,已经起兵平定幸田叛军。

  三两句解释,顺利蒙混过关,

  杜让能深信不疑,常对左右道:“万国来朝,这是盛世气象啊!”

  朝廷依照旧例,将这些遣唐使一千余人分置到各处。。

  若是皇帝在此,定要说杜公真大方啊。

  僧人被安置在寺院,学习诗书绘画的被安排进了国子监,炼铁的工匠、木匠、瓷器、手工匠人等被安排到了将作监。

  甚至大唐织造局的工坊,都被安排了日本的纺织匠人,司农监则被安排了日本的农匠。

  此时大唐的百业,对日本毫无保留。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