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9章 酝酿 地理大发现_晚唐: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形状,再用丝绸沾上细沙来抛光,效果很明显,做出来之后,再第一时间就将样品送到了皇帝手里。

  这是一人高的望远镜,看着远处山头上的樵夫身影,清晰的落在眼里,身边的诸将眼睛也热烈起来。

  要是有了这神器,数十里之外就可以发现敌人,自家军队定可主动了很多。

  李晔把玩了一会,令人快马加鞭,送到王彦章的手里,这个时候最需要望远镜的,自然就是王彦章了。

  而他当即下令,将作监做出成品,交给摘星楼……

  ……

  不到三天,不光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连平头百姓都知道,这月亮可不是仙人住的地方,上面是全是坑洼的荒芜之地,还特么是个球,很大很大的球。

  “太白星也是个球,稀奇的是,太白星跟镇星一样,都带着一个圆环,他们都会转咧!”

  “奇了怪了!”

  杜让能听说后,还特地到摘星楼一观,花了一夜的时间,看了月亮,又看了太白星和镇星(土星)。

  “还真是如此啊!”

  原来这日月星辰就是这个样子的啊!

  也不知道从谁开始传起来了。

  汴京的人都在说。

  “我等会不会就是站在球上的?”

  “怎么可能,若是在球上,我们怎么没掉下去!”

  “还记得球为什么落地吗?有股力量将我们拉在地上的。”

  “那怎么大地看起来是平的!”

  “若是这个球很大很大……”

  “……”

  “如此说来,只要我们沿着一个方向走,是不是可以回到出发的地方……”

  好戏来了。

  翰林苑学士孙树深上书,请求朝廷派使者一路西行,看是不是回到原点。

  皇帝陛下还没看到这封上表,但他已经发了旨意。

  这是给荆南防御使、船务使成汭的,要求他造出更大,更坚固的海船。

  李晔开始准备了。

  更大更结实的海船,意味着抗击更强的风浪,三桅帆船解决航行的问题,北极星确认纬度解决方向位置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地理水文。

  “陛下,这是什么图?”

  李晔摇摇头,他努力回想初中时学过的季风、洋流,但还是记不清楚。

  到底是夏日风浪大,还是冬日风浪大?

  若是运气好,到了新大陆,该怎么办?

  土豆辣椒这些种子肯定要拿回来啊,不然不是白去了。

  可水文地理记录该怎么标注。

  皇帝陛下也是没有办法,没有精准的时间工具,只能算出纬度,可经度根本没有办法确定。

  如此而言,根本没办法知道自己的位置。

  而计时便涉及到钟摆。

  皇帝陛下拿出寄在腰间的龙佩,挂在杆子上。

  “默念到十,看看摆动了几次!”

  “陛下十七次!”

  “再试一次!”

  “还是十七次。”

  皇帝陛下将刘鄩领到案几旁说道:“这钟摆摆动一次便刮动一次这个齿轮,上面的指针就动一次,小齿轮动一圈,上看嵌这的大齿轮就动一格……”

  “陛下,若是这样的话,这摆件是不是幅度越来越小,一直到最后,便不再摆动!”

  李晔笑道:“确实如此,但是不是用一加个发条,这摆件摆动一次,就给他加个力,让他永远这么摆下去呢?”

  “陛下,什么叫发条?”

  “……”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