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7章 皇帝的心狠手辣_晚唐: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7章皇帝的心狠手辣

  李晔当即让敬翔拟成条陈,并召牛徽议事,牛徽已从给事中,被李晔提拔为吏部左侍郎,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算是一步提到宰相之位。

  牛徽虽头铁,不过在朝中声誉颇加,此番提拔倒没什么异议。

  “牛侍郎,磁、洺、邢三州刺史人选,还需爱卿斟酌。明日将人选奏报朕与诸公商议。”

  “陛下欲收昭义归于朝廷治下?”

  李晔点点头。

  牛徽没有说话,良久才说道:“中原形势,牵一发而动全身,若诸镇相攻,朝廷又将如何自处。”

  李晔道:“天下乃大唐之天下,朕既掌天命,诸镇岂敢轻易相攻,若有冒天下之大不韪者,即诏天下共讨之。”

  李晔亦明白,派兵昭义确实在玩火,昭义西边的河中王重盈,最为富庶,也肯在兵事上花钱,拥有重甲马步军五万。

  东边的魏博,那就更不用说了,就是个火药桶,说爆就爆,战斗力,那也是极为强悍。

  而北面直面河东,李克用是什么成色,朝廷上上下下自然清楚的很。

  更不用说昭义远离京师,若是有事,一时之间也无法救,说不定还会将朝廷拖进战争的深渊。

  当然物有正反,事有两极,昭义对朝廷来说,隐患是不小,但潜在的好处不可谓不大。

  这一块飞地若是用的好,可纵横捭阖,左右中原之势,亦是让人心驰神往。

  “春耕在即,宜速选能臣干吏担任刺史,其他无需再言。”

  牛徽想了想,摇了摇头,道:“诺!臣明日便将人选奏报陛下与诸公商议。”

  敬翔忙道:“陛下,昭义节度使之人选亦要斟酌!”

  李晔道:“杜公与信函中所言,孟迁素无威信,可授昭义节度,不授权柄,亦不能成祸,朕以为如此。”

  敬翔道:“陛下,若昭义临近长安,此举并无不妥,但昭义身处四战之地,此值多事之秋,若有小人举孟迁以为大义,亦可祸乱不浅,孟迁不反,他人以孟迁作乱,不可不察。”

  李晔想了想,也觉有理,毕竟昭义远离京师,孟迁若是留在昭义,也是隐患,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朕欲授中书令韦昭度为昭义节度使,牛侍郎可代朕说之,问韦公可否愿意。”

  按照原来的历史,韦昭度被昭宗派到蜀地平定陈敬瑄,三年无功,韦绍度,心腹手下,被王建擒拿凌迟生吞,韦昭度惧怕之下返回长安。

  是否有独当一面之才,李晔并不清楚,但忠心肯定是有的,事实上,按照原来的历史,韦昭度也是为大唐而死。

  而且拿一位大唐宰相坐镇昭义,这分量肯定是足够的。

  还没商议完,小黄门传玉山亲卫左指挥使段坤求见。

  “牛爱卿,且先回吧。”

  牛徽行完礼,转头看了看敬翔,心道此人一直与陛下论心腹之事,不容小觑。

  敬翔见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