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6章 立竿见影(上)_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6章立竿见影(上)

  送走了杜骄阳一行人,李胜利这边也没闲着,先是安排马凤兰姐妹去公社报到。

  按说马凤兰要三天之后再去公社报到的,但日报、流感、姜汤三者合一,让她提前三天去公社报到,也没什么问题。

  现在的许多人、许多事,不看程序跟规矩,看觉悟跟态度。

  比如马店集的王庆平,虽说村里的社员们恨不得弄死他,但在公社跟粮所这边,他的名声很不错。

  家里不说摆满了公社跟粮所的奖状也是差不多的,一个村支书,带领社员主动多交公粮,奖状跟自行车,王庆平拿的心安理得。

  态度跟立足点有关,王庆平这样的支书,也是很多大队支书里面的普通一员,王庆平虽说私心重,但不带私心,带着社员多交公粮的支书,也大有人在。

  只不过马店集的情况特殊,位处京郊,耕地没有拓展的空间,指着不可能增加的一亩三分地,多交了公粮,社员们就饿了肚子。

  如果王庆平在耕种方式上有所创新,在粮食产量增加的前提下,多交公粮,可能就会是另一种结果了。

  可惜,如今这年月,想要增加粮食产量,也不是那么容易得。

  化肥,金贵的很;农机,也不是你想要就能要来的;粪肥,也是周边十里八村争抢的生产资料;密植、精耕细作,又涉及到了调动社员们的积极性。

  心里比较操切的王庆平,一下就挫伤了社员们本就不多的积极性,最适合马店集的精耕细作,也就没了主观上的基础。

  支书王庆平的一个操切行为,马店集这边很可能五六年都缓不过这口气。

  不提出发点,蛮干、胡干,多半时候结出的果实都是苦果,王庆平能当上马店集的支书,老支书王胜庭的面子有,他自身应该也是可圈可点的。

  现在的社员可不是瞎子跟傻子,明显不适合当村支书的人,也很难被社员们选上。

  王庆平这边是觉悟够了本事不够,马凤兰这边做事,就简单多了。

  她只是副主任,公社原来的班子还在,她要做的事,无非是给现任的妇女主任出个主意,并参与执行而已。

  马店集虽说跟洼里不属于同一个公社,但千余户的大村,在附近的各个公社,也是有点牌面的。

  马凤兰、马凤霞姐妹,一起到公社找到妇女主任,推动这一碗姜汤的事,简单的组合,得到的结果就不简单了。

  马凤兰一个人白话,即便能推行下去,也不是一两天的营生。

  有了洼里、有了傅山、陈靖这两个记者,再加上马上要喝姜汤的马店集,公社这边不紧着上,就是落后了。

  这就是所谓做事的技巧,为官的手段,自觉站在大义一边,呲着大牙说这好、那好,也不及一点小小的心术。

  按程序走,这碗姜汤要推下去,没个三天五日,都不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