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7章 药典(上)_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7章药典(上)

  听到史老要为药工发声,李胜利这边也沉吟了一下。

  虽说大部分中医嘴上说的都是医药不分家,医学家也是药学家,但在实践过程之中,这种说法也只是针对少数人而言的。

  这类少数人,就跟山上村的中医学徒一样,首先就要有一个完整的传承。

  自学不是不成,但太难。

  随手抓起一套医书、一套本草,医理药性之间还不搭噶。

  中医四经倒是搭嘎,可从中医四经入门,没点天赋、没有名师,也只能想想而已。

  我们的传承之法,如今也没办法贯彻辨药一节。

  一个礼拜的时间现场考察背功,一本医书背过,就将人秘密送到马店集。

  理论无非是说法不同而已,真正将中医医理代入西医理论之中,共同之处还是有很多的。

  对中医而言,真正的杀招是医药分离。

  中医的门派之分,非是地域所需,至于医理病理不同,里面掺杂更多的还是江湖手段。

  而且那些巡逻队的人,也不跟名老中医们交集,真要是学徒因为不用功给逮到了,老中医们讲情说理都找不着人的。

  如今下面的农村,想要来函授班学医的人,多到无法计数,学员对函授班而言,现在就是远远过剩的。

  “史老,我也正有此意。

  “胜利,这可不成!

  背功的修炼越是深入,越是能显现性格坚韧在学医之中的好处。

  山上不仅有下乡的学徒,也有下乡归来的自训班、函授班学员。

  最终的结果,简单在家火烤醋炙了一下鳖甲,喝了两剂的药渣,混在一起之后,再煎服一下,病症立消。

  药典到了药材公司手里,还是要下发到乡村。

  能遇上个好药工,那成名成家也就简单了。

  如今来自人口上的压力,也不是嘴上说的,而是实打实要饿着想的。

  不管是自训班的学员,还是函授班的学员,下去之后,才会发现他们背的书、挨的揍,一点也不会被辜负。

  “胜利,不说玩笑话了,我的寿限已经无多。

  反正是宁肯自家多受些埋怨,也要让学员们掌握足够多的知识。

  一批千余人之中,一百人背过就选一百人,一个人背过就选一个人,没有人背过,那就不选人。

  史老这话说了,那也就是好人、坏人都做了,都是打小年轻过来的。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么。

  中医医家即为中医的药学家,没了对药性的掌控,加之药材种植上的变化。

  医不识药,立方开药的根基就是虚浮的……”

  赤脚医生下去之后,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提药工为药师,将药学单独拿出来,应该是可以简化传承的。

  这么个督促法,也是不可取的,说白了就是犯法。

  知道了药性,再加上药材之间相逆相冲的歌诀,下去的这些赤脚医生也会多些谨慎与小心。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