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月清风(181)三更(明月清风(181)桐桐醒...)_没你就不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端正的行礼,而后才回厢房去了。

  儿子一走,林雨桐就用小手指勾四爷,“我知道错了!”

  刚才还叭叭叭的,都是你的道理,转脸就又认错,你多能耐呀!

  “你上来吧,我觉得可冷呢,你给我捂捂。”

  冷?

  嗯!可冷了!

  失血过多可能导致发冷,四爷上去,小心的叫她靠着,“你啊,永远都是这么一副脾气!”这件事我要干,那我得马上干,哪怕是再难,我宁愿付出代价也要干了。不是说不好,就是它不疼呀?

  林雨桐靠着他,“就是心疼!不该死的人死了……军中一定还有很多这样的事,只是咱们不知道而已。不把这事闹的大了,还不定如何呢!”说着,她才道,“袁崇焕呢?此人倔强而固执,坚持他所坚持的,典型的官僚心态,士大夫心态……”当然了,没有这些才奇怪呢!可这种的明显不合时宜,偏要坚持,思想上的冲突,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冲突。

  四爷把袁崇焕最后留的话说了,至于后宫不后宫的,四爷懒的对此发表什么看法,只说他嘴里的‘变法’,“可见,他不是看不透,而是看透了却不想支持。说到底,无非利益二字。黄宗羲说,官为君的分|身,这话没有谁弹劾过!为何呢?认为这话提升的是官的地位,平的君王的权利。反之,要让官员,跟百姓平起平坐,去掉他们身上的光环,又有谁乐意呢?都说君重民轻,这话说了千年。那把民放在高处,把君和官都放在低处,他们教导君王须得如此,可叫他们以君王的分|身出现也放在低处,谁乐意呢?”

  是啊!熙熙攘攘,所求不过利益二字!

  就像是儒家的学说,不好吗?挺好的!可学说是由人解释的!读书人嘛,聪明就聪明在,永远能从典籍里找到支持他们行为的理论根据来。

  两人絮絮叨叨的说话,桐桐哪里能熬一晚上,失血过多这个,真不是吃一丸药就补起来的。夜里伴着雨声,不知道啥时候给睡着了。

  接着的几天,她都在养伤。贺一龙的葬礼,叫启明亲自去上了一炷香。随后,宫里恩赏贺一龙庄子一个,宅子一座,赐骠骑将军封号一个,世袭三代。又恩赏了老娘诰命,给予了死后哀荣。

  下葬那天,送葬的除了新军,还有许许多多的百姓。他活着的时候名声不显,但在死后,爷算是叫大家知道了,戍边的将领中有这么一位。他于朝廷和天下而言,都是有功的。

  而后,是袁崇焕的丧事。四爷着人送去祭文,在灵前表彰他的功勋,他的葬礼,依旧也有许多人参加。这一点,四爷和桐桐都不怪罪。他便是犯了罪,可他依旧有袍泽,有同僚,人之常情。

  有情,他们不怕!

  怕的是,四爷紧跟着就受到一份折子,折子是从辽东军中来的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