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章 小盘算_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年前我们的先辈玩剩下的。

  感慨颇多。

  “苏木,家里拾掇的咋样了?”

  阎埠贵从对面屋里走了出来。

  苏木一直跟着魏师傅‘偷艺’,不过一个偷的光明正大,一个一边干活也一边叨叨,有点言传身教的那味儿。

  刚才苏木一直在屋里搭把手递东西,没看到三大爷下班回来,这会儿工人走了,来到门口就正好碰到。

  邻居间见着了面,就必须得唠上两句。

  何况阎埠贵看到的,又是攀了高枝的苏木呢。

  这两陈国荣家的事情发酵并传的沸沸扬扬,苏木这子从一开始住窝棚,到现在鸟枪换炮,坐拥两套房产……

  谣言里弱化了苏迎军,强调了苏木。

  毕竟从戏剧冲突的角度分析,胡同里都知道苏木之前的遭遇,对于苏迎军反而生疏。

  “吆,里面又隔了一间屋,这可真好……”

  阎埠贵的话也是真的发自内心的。

  建国初期,房屋政策有规定,各家各户按照人头分配,人均一间正房。

  其余的除却少部分手续齐全的私房外,大部分都充公后,由街道办统一分配住宿。

  阎家也好,中院贾家也好,都是隔了一柁,剩余的两柁打通了算一间,就是为了迎合当时的政策。

  哪怕整北房的何雨柱家,不也是为了人头名额问题,不仅打通了北房,还跟上着学的妹妹何雨水分了家,搬去了中院东厢房北间屋。

  要不然,何雨水住的房子,按道理是要被收走的。

  而苏川柏这东厢房的性质不同,当时就列入‘手续齐全的私房’行列了。

  “苏木你们那耳房准备做什么用啊?要是当个厨屋,那可太可惜了……”

  “瞧您这话的,那么好的房子当厨屋不瞎了嘛,铺张浪费可不是我军的优良传统。”

  苏木听出阎埠贵话里意思了,这是在打听事儿呢。

  赶紧解释了一句:“这屋子收拾出来是大哥大嫂住,耳房那边我住,反正我也就一个人,有个地儿放张床就得了,到时候在被房山,也就我原来住的地儿再起个厨屋,就齐活儿。”

  “迎军都成亲了?”

  阎埠贵怔了一下:“好啊,俗话成家立业,迎军工作又好,人长得也……壮实,该成家了。”

  怕不是想英俊来着吧,自家大哥刀疤脸挂着,可是一脸凶相。

  估计阎埠贵真没料到苏迎军竟然是当兵打仗和感情婚姻两不误。

  着实有点羡慕。

  阎埠贵还真就是过来打探情况的。

  他精于算计,但格局不太够。

  看到街道办把房子分给了苏迎军,但却因为陈刘氏赖着不走就留给她暂住,阎埠贵就动了心思。

  既然穿堂东屋都能给别人住,自己大儿子也快毕业了,搬耳房里住应该也能沟通。

  他这两进进出出,苏木没在的时候也去瞧过了。

  在阎埠贵看来,东厢房隔了三间,两兄弟一人一间,中间是客堂,刚刚好。

  耳房没啥用,总不能真当厨屋来使吧。

  真要那样,一定会被人戳脊梁骨。

  现在城里住房这么难,敢用房子当厨屋,戳脊梁骨都是轻的,保准不出三就能给你举报上去。

  阎埠贵还以为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与这两兄弟周旋一二,能白得一间耳房呢。

  没想到话都没,就让苏木给堵了回去。

  笑的悻悻然,灭了心思,也就没了谈兴。

  又聊了几句,阎大爷也就带着遗憾回去了。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