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4章 过完年了_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过完年了

  这大年初一主要是拜年,年龄小的,父母领着去,年龄大的,自己去拜年就行。

  过年,很多地方有很多地方的习俗,但以前的大户人家喜欢讲究。真正过年,对于小孩来说,拜年是其次,领压岁钱才是最开心的。

  而初二,就是回娘家了,兵子要跟她媳妇回秦岭娘家。这也就是罗成家还没有出嫁的女儿,否则还要招待女婿。因为不需要招待人,父母直接去了大舅家那边。

  这初三,大家都消停一天,也不知道是啥讲究。

  初四,才开始真正的做客,后世很多婚宴啥的,也都是从初四开始安排的。但这年头,说实话,真正过年也就是初一初二,初一给亲戚们拜个年,喝碗糖水就回来了。自己在家吃顿好的,初二外嫁的女儿回来,娘家人招待一顿好的。

  就这,这年头大部分人都没啥招待的。更别说初四开始邀请亲戚吃饭了,在后世,基本是今天吃这家明天吃那家,有时候还要两头吃,都吃不过来。而吃完饭基本就是打牌的打牌,有其他活动的人吃完就走人。

  说热闹,后世过年也热闹,但却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氛围。或许是大鱼大肉吃习惯了,这过年吃饭成了应酬而不是期待了。

  像八零年代的人,小孩吃饭还是很期待的,有一种啤酒玻璃瓶装的饮料,五毛钱一瓶。过年去吃饭,小孩必须分一瓶。大人吃罐头喝酒啥的,就算是八九十年代,过年对于能吃好的,大家都其实挺期待的。

  而那时候的小孩,压岁钱也多了些,男孩子的压岁钱基本都送给了游戏厅。

  但现在是六十年代,又是饥荒这几年,别说过年办席了,结婚都不一定办。因此,也就罗成家请客吃饭,那些姑姑和叔叔,舅舅小姨的,罗成他们是不用想去他们家吃饭了。初一的时候都去拜年了的,这也就算礼数到位了。

  今天最开心的就是到罗成家,给罗成奶奶拜年的小孩了,有压岁钱。罗成这辈的都有,曾孙这辈的小孩子,得喊罗成的奶奶叫太奶奶。小孩嘛,磕个头喊句太奶奶,母亲那边的,都给个几分钱。而罗家这边的,奶奶也一样分人,爷爷去的早,但爷爷也就罗文的父亲这边,罗家兄弟还是有不少的,这来拜年,奶奶见男孩,起码是给一毛的,女孩就几分钱。

  而大叔的大儿子生的小孩,属于亲孙子,直接给五毛了。就算是孙女,也给一毛了。罗成和堂兄弟姐妹给奶奶拜年,除了罗成和兵子领了一块钱,其他人都是几毛的。

  但不管多少,在这灾荒年,罗家亲戚也就在罗成的奶奶这边今年领过压岁钱了。小孩子哪怕有个几分一毛的也开心。镇里的供销社,散装爆竹起码有人关顾了。

  这初四,是罗成家招待父亲这边亲戚,办个三桌饭。初五招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