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9章 山顶大的罗盘_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王候居此间。

  说简单点:此处的龙穴很多,只要找对地方下葬,后代肯定能出王公。

  这两本书都出自同一位作者:唐代国师,堪舆学家杨益,风水罗盘也是由其发明。

  也是最早的《堪舆学》论著,也不管是哪种流派,是注重理论还是注重实践,凡是唐以后的风水堪舆之术,全是以这两本为核心思想洐生而来。

  区别只在于感悟不同,具体点儿:各派以《撼龙经》和《疑龙经》为纲,总结出各自的观山看水之术、点穴分金之法,观星定位及出煞收山的口诀、以及复杂到繁琐的测吉凶的算法。

  要问为什么弄这么复杂?

  当然是为了防盗墓的。

  特别是《疑龙经》,几乎把什么身份坐什么山,分什么金,葬什么穴标的清清楚楚,等于盗墓贼的找墓秘籍。

  就这一句:凡山大曲水大转,必有王候居此间……但凡识字的,都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那怎么办?

  只能弄复杂点,尽量让盗贼找不到……跟保险柜密码越复杂越安全是同样的道理……

  眺望了一阵,李定安叹了一口气:“遗址有没有还不知道,但说不好,山下就有大墓!”

  “大墓?”

  左朋愣了一下,“李老师你不知道?”

  “哦,你说青龙山战国墓……这个我知道:出土了一把青铜剑,现在就收藏在国博!”

  “不是战国墓,我说的辽代陈国公主与驸马墓?”

  左朋往东指了指,“就在青龙山水库旁边,离这不远,也就五公里……”

  李定安愣了一下:我一专业捡漏的,稍带着研究一下古董,哪需要知道不相干的墓葬?

  也别以为我带考古队出田野,就觉得我是专业考古的,说实话,真就是第一次。

  所以别说这儿,他连京城发掘过几座墓葬都没个数,何况还是辽代的?

  但他惊诧的不是这个,而是陈国公主与附马合葬墓……刚说王公墓,这不是王公墓是什么?

  关键的是那处水库的地形,和《撼龙经》里说的一模一样:

  高水一寸即是山,低水一寸水回环。

  水缠便是山缠样,缠得真龙如仰掌。

  ……

  再看具体地形:墓在哪他不知道,但那么大一口水库,他想看不到都难:数道河流,蜿蜒环绕,注入湖中。

  再往两边看,水库两端还有数座小山丘,不出意外,没修水库之前,那一块是一道带段丘陵,水流绕着丘陵,绕了好多個“s”型……每一道弯,不都像是蜷曲的掌心?

  也就等于一处龙穴……

  不是……这不对劲。

  自己之前基本没接触过风水和堪舆,只是为了研究那块罗盘,才顺带着研究了一点,至多也就了解了个皮毛。

  不能只凭着这么点皮毛,就能找到大墓了?

  仔细一想,李定安不由失笑:哪有这么容易?

  水库南北长有两公里,南北还有山丘,总体长近四五公里,在四五公里的范围中找一座墓,依旧不好找。

  再者,辽与北宋并立,那时候的风水学才是起步阶段,没那么多的加密手段。

  放明清两代的墓试试?

  丘陵南北长五公里,以风水学的说法,龙脉脉气又能廷十里,加起来就是十公里。

  流派又多,算法又杂,如果汇总一下,感觉这方圆十公里哪儿都是龙穴。但没秘传的口诀和算法,你知道哪个是凶,哪个是吉?

  一不小心就给人埋错了……

  算了,干正事吧。

  李定安摇摇头,又往四处打量:“左局,墙基在哪?”

  左朋来到悬崖边,往下指了指:“在这!”

  李定安探头一看,好家空:悬空寺?

  悬边有一条斜道,曲折向下,之前估计有石阶,但年代久远,只剩一条乱石道。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