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八章 郭小神医 妙手回春_新明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谨文去的是济宁州,因为这里震的最厉害,也最严重,无数的伤民被救起,只是缺医少药,活下来的不多,李建方他们一到就忙乎开了,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而跟他学了这么久的郭谨文也能够独挡一面,还会他都不会的外科手术。

  外科需要的东西都是郭一凡给他的,他都当成了宝贝,医用酒精这次就带了很多,为了运这些东西都不知道用了多少条棉被,这些棉被也没浪费,现在还能给伤者取暖防寒。

  好在是天冷,感染不多,如果发生在夏天,更会让更多的人支持不到他们过来,这次地震朝廷也很给力,派了朝中重臣过来救灾,物资从京城远远不断的运来,方从哲从郭一凡那里了解到,无论事情怎么糟糕,都要能看到好的一面,把该做的做好没必要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如果你很倒霉,喝水都塞牙,有人在你身边告诉你,任何发生的事情都是好事,都有利于你,你会捶死他,但的确这是事实,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磨难对于人类而言都是学习成长的阶梯,都是勇攀高峰的垫脚石,哪里有人能一帆风顺,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特别是朝廷运来了无数的钢筋、水泥准备在这里帮助灾民重建家园,让他们感受一下国家的力量,而且这些不花灾民一文银子,只是让山东人民感受一下大明的不同,这些能抗震的房屋用不了多久就能在山东普及,朝廷垄断了钢材也不怕赚不回来。

  欲取之必与之,郭一凡的建议让方从哲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凡是只有付出才有回报,谁都一样,见死不救跟不劳而获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好使,只有真正为他人着想,才会有自己收获的那天,这种利他思维郭一凡前世就已经学会了。

  方从哲最厉害的一点,不是运筹帷幄,一个人把朝堂管理的井井有条,而是他最能接受郭一凡的建议,因为自从他认识这个驸马爷起,见到了无数的不可思议。

  特别是皇宫里的那座黄金殿,是让他最震撼的,当时缺钱想的都是银子,事后他才明白郭大少的厉害,那么重的东西从草原带回来,还一个人搞定,这不是人这是神,神的话会错吗?至少他从没见过郭一凡犯过错。

  这年头,有朝廷这么用心用力的救灾,而且还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已经是种奇迹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需要信息传播的,在这个交通工具不行,通讯设施全无的地方,那只是空话,但朝廷的做法让这里的百姓惊讶,因为新盖的房子居然要用玻璃这么贵的玩意。

  这些玻璃都是郭家从南京玻璃工坊运来的,还是蒸汽轮船运的,跟无数的大米一起来的,这也是海外的第一批大米,本来是运往京城的,被郭一凡传令先救灾民,雪白的大米比地上的积雪还白,却是无偿供应给任何一个灾民。

  让这些在灾难中失去亲人的人们放声大哭了起来,能有这样的朝廷,有生在这样的时代,真是万幸啊,所以当朝廷大官在告诉百姓们这批粮食是哪里来的,需要招募海军时,年轻人争先恐后,生怕错失机会,因为当兵有响,吃喝都是国家供应,还有机会出人头地。

  当地不少富豪看不懂如今的朝廷,因为朝廷还在各地建立了多所孤儿院,都是钢筋混泥土建的,请了不少的秀才教导知识,而这批孤儿还有优先进入新明学苑学习的机会。

  抗震救灾的一个多月,因为郭谨文的外科手术救人无数,让所有的中医大夫都赞叹不已,这是华佗再世,羡慕李建方收了个这么厉害的徒弟,被救的百姓还联名送了郭谨文一块匾,上书:妙手回春。

  这还是其次的,李建方所在的诊所还来了不少人,都是想拜师的,不是想当李建方的徒弟,而是想当李建方的徒孙,都是为了外科这门绝技而来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