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六章_琅琊榜之誉王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桓的谋划会付诸东流,鲁达也会白白牺牲,这绝不是萧景琰愿意看到的。

  “难道鲁卿遇刺,真的是北燕人指使的?”萧景琰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殿下,不管鲁大人遇刺一事。是不是他们指使的,但肯定与他们有一定的关系,而且最重要的就是他们似乎并不知道邳州的情况,所以才急于进行打探,老臣猜测,他们之所以如此急于打探消息,要么是北燕的朝廷给他们施加了压力,要么就是他们粮草不足,所以才会有如此动作。”

  听得赵允的分析,萧景琰认同的点了点头,“赵叔说的有道理,不知赵叔有何对策?”

  赵允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殿下,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过老臣有一事想要殿下如实告知。”

  “何事?”

  “不知鲁大人如今情况到底如何了?”

  萧景琰神情一顿,随即缓缓呼出一口气,叹声道:“鲁卿遇刺当日便以身亡,如今已经过去三日,只是因为担心引起骚乱以及鲁卿临终前的要求,本王才选择了密而不发。”

  得到了萧景琰的确认之后,赵允思量一番开口道:“老臣以为鲁大人和殿下的做法固然不错,可是这也是一个可以击退北燕大军的机会。”

  萧景琰神情有些不自然,看向赵允沉声问道:“赵叔说的是什么机会?”

  “从鲁大人遇刺来看,老臣以为邳州城内定然还残存着北燕的奸细,只不过因为李纯和老臣的封锁他们无法将消息传递出去,一旦让北燕人得知鲁大人身死的消息,他们定然会不惜一切代价引发难民的骚乱,同时领大军进犯,老臣以为咱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不仅可以揪出潜藏在邳州的奸细,同时殿下领军半路埋伏北燕大军,如此一来内忧外患皆可除矣。”

  萧景琰下意识的想要拒绝,因为他答应过鲁达的请求,可是又想到了赵允谋划的可行性,一旦按照赵允的谋划布局,成功之后邳州之危自解,如此也算是不负鲁达的托付。

  就在萧景琰犹豫不决之际,萧景琰的亲卫突然急声报告:“殿下,金陵来使,说是有陛下密旨交于殿下。”

  “叫他进来。”

  随后那名信使被带到了大帐之内,来人单膝跪地向萧景琰行礼之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函,萧景琰接过信函之后看到了上面梁帝的印章然后又查看了封口处的火漆,确认无误之后挥手让那名信使退了出去,然后回到座位上打开信封取出梁帝的密令开始查看起来。

  帐中的赵允看向主位上的萧景琰,敏锐的注意到了萧景琰的脸色有些不对,待到萧景琰看完放下手中的密信之后,赵允出声问道:“殿下,发生了何事?”

  “父皇得知鲁卿遇刺,龙颜大怒,派出了蒙大统领率领两万禁军前来配合本王镇压北燕难民。”

  “什么?殿下不可啊,如今这些难民已经大部分心属我大梁,万万不可啊。”赵允顿时大惊,连忙出声阻止道。

  “本王知道,想来父皇应该有别的用意。”

  赵允此时也反应过来,镇压难民这种事情,怎么会派出禁军执行呢?况且梁帝也应该是知道其中原委的,想到这里赵允不由的自嘲一笑,“是老臣孟浪,让殿下见笑了。”

  “赵叔也是关心则乱,本王知道,您比任何人都希望大梁更好,无妨的。”

  随即萧景琰看向赵允再次开口道:“赵叔,父皇派出了蒙大统领和两万禁军,本王以为还是等蒙大统领到了之后再商议对付北燕大军之事如何?”

  “殿下不可,北燕大军之所以迟迟不敢发动进攻就是因为忌惮我邳州军和殿下的纪成军,一旦再被他们得知蒙大统领率领两万禁军而来,他们肯定会不战而退,

  殿下这可是难得一次削弱北燕势力的机会,一旦歼灭了这十万北燕大军,那么北境未来十年都可再无战事。”

  看到赵允这番模样,萧景琰也想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萧景琰也不再犹豫,

  “好,就依赵叔之言。”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