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9章 招降太原_南明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相互看了看,李定国站起身来道:“大王,忻口之役,我军大胜,接下来就是收取洛阳、山东和北直隶,局势已经明确。只是这一战,我军也损失不小,冒然夺取这些地方,又会陷入李自成、崇祯朝的困境,而时间拖延太久,多尔衮又可能将关内的物资和人口向关外转移。因此,臣以为大魏还是尽早收取北直隶,所以太原如果能投降,避免我军消耗在攻城之中,对于后面用兵,是一件好事情。”

  当初李自成东征,摧枯拉朽一般摧毁明朝,可是过快摧毁明朝,自己的根基又不稳定,最终导致一次失败,便迅速的失去了北方。

  西魏国如果占据北京,战略上三足鼎立的状态,立时结束,转而陷入两面夹击之中。

  这时要是根基不稳定,便会很麻烦,所以魏军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加强对河东的控制,以及应对南面的准备,太原能降,无疑能加快这个时间。

  多尔衮大败,他逃回北京后,必会有新的动作,高义欢并不怕他在关内折腾,因为西魏国各方面的实力,都已经超过了满清,他怎么折腾,也翻不起花来。

  高义欢担心的是,清军撤出关内,把人口物资运到关外,那对高义欢而言,北京就是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魏军占据北京,固然能获得光复北京的声望,但北直被清军搬空,高义欢得之,便会陷入崇祯朝的困境,对内要对付明朝,对外要对付满清,陷入两方的夹击之中。

  再者满清一旦回到关外的山林中,要剿灭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因此西魏需要尽快,解决太原,不能准备太久,然后最好能够将清军围歼在关内,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

  高义欢微微颔首,“那好,就招降太原试一试,孤王稍后写封,让人射入城中。”

  当下,高义欢又与众人商议了一些安置俘虏和封赏的事情,然后便让大部分人散去。

  这时帐中只剩下高义欢和陈名夏,高义欢笑道:“陈先生,姜襄之辈,被封为流侯,孤王不能亏待自己的兄弟。这次拿下太原后,孤准备封赏部署,肯定是有人要封国公的。”

  陈名夏忙道:“大王,现在就封国公,有些不妥吧。”

  高义欢负手踱步道:“是啊,孤王才是个郡王,属下就封国公,确实不太好。不过将士们跟随孤王出生入死,所图为何?国公还是要封的,孤想好了,就先封黑虎一人,他曾有救主之功,这次忻口之战也打的不错。封他,让其他将士们也能看看孤王不是吝啬之人。”

  陈名夏看见高义欢颇有深意的眼睛,噗通一下跪地,忙磕头道:“将士确有功绩,然大王功绩更大。如果大王体恤将士,要封徐都督为国公,那臣斗胆,请大王正式进位魏王。”

  “呵呵~不太合适吧!”高义欢笑得眼睛眯起,“朱慈烺怕不太愿意啊!”

  高义欢心里清楚,不过他有点忍不心里的欲望,有点膨胀,并且他收到消息,朱慈烺似乎已经背叛他,和多尔衮搞在一起了。

  “大王光复河东,击败多尔衮,无论如何都该做一字王了!”陈名夏满脸坚毅。

  高义欢为难道:“那这件事,就由先生来办。那啥,低调些,孤王不喜张扬,不要刺激朱慈烺,继续向朱慈烺表一表忠心。”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