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六四章 一触即发_三国之宋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河以北冀州内界桥,诸葛亮抢在这个险要之处安营扎寨,让袁绍前锋卢俊义和颜良二人无法寸进。

  也因为此,一场猛将间的大战再次展开,当王摩和卢俊义战到百回合后,王摩支持不住拨马而走,相反岳胜却稳稳的压制了颜良。

  在这解释下不是岳胜武艺强过颜良一筹,二人武艺在伯仲之间斗的旗鼓相当,而是岳胜的武器占优,两个用大刀对战的猛将,相互对砍不可避免的有兵器对碰,这就考验兵器的质量了。

  那怕是颜良用精铁铸成的大刀,在和岳胜青龙偃月刀的对撞下已经有了不少的豁口,甚至有了裂痕。

  如果二人全力在拼上几刀,颜良大刀的刀锋都有可能被打飞,大刀可能变棍子,让颜良有意无意的不敢用大刀和岳胜的青龙偃月刀硬拼,这样还怎么打?能不入下风么?

  王摩因为支持不住往后退去,而颜良则是手中的家伙式根本不行也有退意,如此两边撤退卢俊义想追也会被岳胜黏上,所以卢俊义没有再追的想法。

  此人多年和颜良一起,自然知道颜良的实力,能够与颜良打的伯仲之间的高手,卢俊义有信心能拿下,却要百回合之后,可对面还有一个王摩,根本不可能给自己机会。

  双方各自收兵改日再战,卢俊义和颜良的兵马不多才一万,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下自然是有大营守方占优这个毋庸置疑所,以二人无奈只能等袁绍的主力汇合再做计议。

  如此被诸葛亮耽搁几天后,袁绍领着大军抵达界桥,而陆衡则是在巨鹿东北的经县(安阳国的经县,不是江东丹阳那个)驻扎,与诸葛亮所在的界桥呼应。

  当陆衡抵达经县的时候,就不停的夸着诸葛亮这个小子心里十分欣慰,如果不是诸葛亮这小子当机立断带兵北上驻扎界桥,这可是立了一功,不然陆衡要麻烦很多!

  因为界桥特殊的地形,可以堵住袁绍的大军在河间国外,不然陆衡只能放弃河间国驻守修县,其实这对于现在的陆衡不是一个很好的地形。

  袁绍完全可以不理陆衡的驻军,北上打安平的信都绕过重兵防守的城池,那陆衡只能被动的去之后的防线如广川等地驻防。

  有人要疑问了,难道袁绍不能分兵或者绕过界桥吗?

  当然可以就是代价多少罢了,前文说过在华夏内,没有什么完全能靠着一个地方堵住敌军进军的地方,都可以绕道就是代价的大小罢了。

  诸葛亮在界桥设置大营,界桥顾名思义是一座桥,可以在清河上建立防线,袁绍自然可以分兵或者绕过界桥,比如沿着清河往北打广川,又或者退回绕道巨鹿袭击安阳国。

  先说沿着清河打广川,在阳平国和清河国都在陆衡手上的时候,这样行军就是孤军深入这可是用兵大忌!

  袁绍在不知道陆衡兵力配比的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