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3章 帝王心术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在持续。

  如今小皇帝手握兵权,多年培养的亲信已经成长起来,在基本掌控了地方州府的控制权后,力量开始从地方逐步进入朝堂,向政治核心渗透。而此次小皇帝借北伐大胜之威归京,又逢主政的几位老臣致仕之际,正是独树皇权之时。

  而今却提出恢复三省制,主动让权,让王应麟觉得有些不正常。不知道小皇帝是因为‘太累’,想要放权;还是想与士大夫阶层修复关系,结束多年来的朝争,君臣同心治理国家;而或就是个陷阱,想借机将朝中的反对者一网打尽,独掌大权……

  王应麟觉得还是稳妥为上,在无法判明皇帝的真实疑团之前,不要着急站队,而是接着上次未尽的话题道:“《墨子·尚同下》讲到‘古者有语焉’,曰:一目之视也,不若二目之视也;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一手之操也,不若二手之强也。”

  赵昺听了点头,他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劝皇帝‘兼听则明’,而换一句话讲,也可以理解为‘相互监督’。中国传统的政治结构是三个层次:君、臣、民,这三者的关系是君王通过官吏来管理民众,以使整个社会生活得以有效运行,故其行政管理结构是君管臣,臣管民。

  但君如何管臣,臣的人数那么多,分布的面那么广,仅靠君王一个人是无法明察一切的,那就需要在官僚机构内部建立互相制衡的系统。而这个互相制衡的系统,相对于官僚行政系统就需要相对独立地自上而下地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以便有效地调节行政官僚系统的运行,这就是监察系统。

  “陛下,当下我朝台谏羸弱,地方职官多有空缺,有的路府只有安抚使,有的则只有常平司,甚至只有转运使掌管。而州府或有知府独掌事务,不设通判;或知府、知州空缺,由通判主理事务,军则由驻军都虞侯理事。如此虽然减少了推诿争执,有利于政令的通行,可缺乏相互制约,一旦出现不轨之徒,则贻害甚大。”谢枋得言道。

  “我朝的台谏和地方监察系统太过繁杂,以致官官相制,事事擎肘,勘需重新梳理和审定。二位先生可有妥当之法!”赵昺皱皱眉道。现下对官员的监督措施真是不多,制度也说不上完善,他主要还是依靠事务局对百官进行监视,通过密折来了解地方情况。可这些东西终究是上不了台面的,仍然需要一套系统的制度和专班来实现。

  “《商君书·禁使》中有云: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丞监亦欲为利,则何以相禁。故恃丞监而治者,仅存之治也。臣以为古有制度,我朝可以借鉴之!”王应麟想想道。

  “王相所言的可是秦时‘置丞立监’之制?”赵昺问道。

  “正是!”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