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资料分析_我家学霸是键盘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电子书为什么我打不开啊,显示没有版权。”陈博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课本打不开,一直停留在目录页上,版权所有,盗版必究的字样十分惹眼。

  “因为你没有买啊,这么简单的道理,左下角付款,马上就能看了。”

  陈博刚掏出手机,立马被价格吓退了。

  “这什么书啊,一本1388元,卖这么贵,不如去抢,我以前留学都没见过那么贵的。”

  王旭解释道:“这个是集合册,不仅有基本概念,还有大量试题,全书5万多页吧,1388元算便宜的了,你想想外面那些鸡汤文学,一本几万字卖百把块,那个才是坑人。”

  “好吧,为了上课,买就买了。”陈博忍痛付了款,按完确认键,整个人小手都是哆嗦的。

  本以为贵价能出好货,没想到里面的内容朴实无华,无非是些统计学里的基本概念,夹杂着一些专业术语和数学模型,每个小知识点解释完配上几道举一反三的例题巩固提高,陈博看了几眼,没发现有什么新奇之处。

  这节课老师主要在讲统计口径,它是指统计数据所采用的标准,即进行数据的统计的具体内涵。

  可以直白的把统计口径理解成一种统计标准,在进行资料收集筛选分析前,我们要先制定一套完整严谨的统计口径,以确保所有数据在既有规则运行下的有效性,从而得出有价值的数据。

  老师在介绍时举了生活中的例子,衡量一个工薪阶层的年收入,最普遍的看法是税前收入加上奖金绩效,在求职者向HR询问薪资时,对方给出一年10万的报价,给求职者带来的潜台词就是税前收入+奖金绩效约摸10万。

  但有的用工单位会把单位承担的五险一金包含在年收入里,这就有点耍流氓的意思,单位负担的五险一金虽然最终受益人是用工者本身,但这会给求职者带来一定的心理误区,在步入职场后产生预期落差和不信任感,从而导致其他不必要的成本风险。

  单纯的税前年入10万,对应到一个月可能是月入税前7K,年终奖2万,可如果算上单位负担的五险一金,如果还是年入10万,可能只有月入税前6K,年终奖1万5,两者的到手收入差距接近2万。

  把单位的用工成本谎报成收入的套路固然不得人心,但也有其他比较隐蔽的做法,常见的就是把原本的死工资划分成绩效+工资的形式,明面上是为了激励员工产出价值,防止摸鱼划水,实则也是减少企业负担的高招妙药。

  老师又拿五险一金举例,假设李华一个月死工资1万,原本缴纳五险一金则是以1万作为基数,而改成基本工资5000元,绩效5000元,则缴纳基数会从1万下降到5000。

  不缺钱的大厂福利保障体系相对还算完善,即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