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八百二十二章 冲突_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插入地面,剑石相交之处,火星四溅,一直滑行了十余步,才止住了退势。

  “看来,二位今日是带不走静修了!”

  说着慈静抬眼看向卫子钰,“卫施主身边这位老居士,也是当时难得的高手,是否也要和贫僧一试高下?!”

  干瘦的老叟似乎在卫子钰的身边说了什么,卫子钰对于慈静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反应。

  “阿弥陀佛,既然众位施主都没有了意见,那贫僧就把静修带走了,此后,贫僧定然会好好管教静修,督促他改邪归正,为世人祈福。”

  说着,慈静就要转头,带着慈静离去,但他只是刚刚转身,便感觉到有一阵清风吹过。

  静修已经消失了原地。

  “砰!”一个身躯摔在地面上的声音。

  “这货就交给你了!”一个年轻书生拍了拍手,此时的静修已经被他腰间束带绑了起来。

  慈静的脸色明面上没有变化,但心中已经翻起来惊涛骇浪。

  这是何等的轻功和身法,他只是感受到了一阵清风拂过,静修便被他带到了张博云和玄澄的身前。

  “居士好轻功,这等身法,实在是老衲平生仅见。”

  这并非虚言,这般速度,慈静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宛如道家典籍之中的“缩地成寸”,更遑论见识。

  “慈静大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下有一问,请大师解惑。”

  “阿弥陀佛,施主请讲,但凡贫僧可解答,必然知无不言。”慈静虽然面上淡然,然心中戒备万分。

  眼前之人,显然来者不善,加上这等轻功,慈静觉得自己未必就是此人的对手。

  “佛法,可大于王法?!”

  简单一个问题,就把慈静给问沉默了。

  慈静面对玄澄、张博云,即便是不占理,他也可以凭诡辩之术来驳斥,佛门的舌灿莲花,本就是佛门的大道之一。

  因为他的拳头比玄澄、张博云要大,他的道理就是道理,诡辩之术也有道理。

  他的道理就是道理。

  可面前这个问问题的年轻人不一样,他的拳头比自己更大,慈静没法用刚才这一套。

  “阿弥陀佛,施主,静修已经远离尘世,剃度出家,何必再追究前尘往事呢?!”

  慈静现在特别想跟杨清源讲道理,当然杨清源也愿意。

  “既然是出家,不知这位静修大师可有度牒?!”

  剃度只是个仪式,任何人都可以搞这个仪式,但是对于官府来说,是否出家,其实是取决于有没有度牒。

  度牒乃是国家对于依法得到公度为僧尼者所发给的证明文件。僧尼出家,由官府发给凭证,称之为“度牒”,绫素锦素钿轴,上面详载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师名以及官署关系者的联署。

  这是杨清源从前唐制度之中改良来的制度。

  度牒只能通过两种方式获取。

  一、是通过大周佛教职业资格考试,为了控制僧人数量,避免百姓私自出家,效仿科举取士的办法,通过考察僧人对佛教经典的掌握来颁发度牒认定其身份。

  僧、尼自今须读经及三百纸,差官考试,所业精熟,方才允许颁给度牒。

  二、朝廷恩赐。每逢皇帝登基、诞辰等大庆典礼时,为显皇恩浩荡,皇帝和朝廷也会拿出一些度牒,给一些合法的大型寺庙。但这部分的度牒数量稀少,更加珍贵。

  没有度牒而剃度者,都是私自出家。

  大周律,第五修正案,第一百十三条,私剃度为僧者,所在官司点检,许人陈告,犯者罚银五两,徭役一年,尼罚银五两,即决还俗。

  慈静:“……”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