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十一章 重器_王国的建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弃埃辛城,而是选择在埃辛城死守,那么他们补给这座城镇便极为便利――大船几乎可以贴靠着港口停下,士兵可以拖着辎重、粮草直接进入城镇,稍作休息就能登上城墙防御。

  如果乌苏拉人一开始就选择坚守,恐怕唐军现在还在城外围困呢,他们为什么先要放弃这座城市,现在又要来骚扰他呢?

  章白羽推测,乌苏拉人现在的目的,已经从瓦解都护府变成了袭扰都护府,很可能是想逼迫都护府同意他们的苛刻合约。

  那个维基利奥估计没有成功,不过这本来就在意料之内。

  指望一个俘将,让唐人收尽全利,这种赌徒心态要不得。维基利奥即便不能带来合约,只要让他返回乌苏拉城,那么对于乌苏拉人的力量就是一次打击。共和派和贵族派因为维基利奥,必然会撕破脸,即便维持勉强的和平,也不可能和之前一样,同心协力地支持战争了。

  对维基利奥的指望,也就到此为止了。

  如果他真的能够带回合约,自然最好,如果带不会来,唐人也没有什么损失:兵不血刃地接管了大片领土和许多城市,其中还有象征着布尔萨统治权的埃辛城,唐人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呢?

  只不过,这一口肉吃得太多,唐军现在有些难以下咽。

  但再怎么艰难,事情也没有坏到危及都护府存亡的地步,现在都护府头疼的只是如何处理新占领的土地罢了。

  章白羽的身后,沛使和周使肃立着。

  虽说身份类似,但是两位使者终究有些不同。

  沛使本人,更多地会关注诺曼对城市的选址、建筑的式样、市政管理这样比较具体的东西。

  钱樵最为在意的,则是一种叫做‘共和’的思潮。

  唐人翻译为共和这个词,最早应该可以追溯的古时,一位暴虐的君王被臣子们剥夺了权力,那之后的一段时间就被称为共和。

  但是钱樵却发现,在西土十多个拥有共和的国家里,共和制度与唐人传统中的完全不同。

  钱樵得知了这一点后,立即联想到了沛国本身的情况。

  他几次要求都护府的官员给他提供一本翻译好的《乌苏拉共和》这本书籍,但都遭到了拒绝。

  沛使想要寻找的一个归义人教他乌苏拉话,又被拒绝。

  沛国现在就是六大夫主政,在权力分野上,与西部的这些所谓共和的国家,已经比较类似了。

  可是诸侯国中,还没有一种比较成熟的思想,去总结并且概括这种统治模式。

  诸侯国们经常犯难的问题,就是按照他们的理解,沛国应该是一个君主虚弱、臣子秉政的国家,可是实际上,沛国数十年来的锐意进取,却又是许多诸侯国比不上的。

  本来应该虚弱内乱的国家,反倒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气度,不光是诸侯和周朝难以理解,就连沛人本身,恐怕也身处疑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