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0章 丁奉献计,强攻武昌_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也冤枉,他再有道法,也不是刘封的对手。

  龙虎山又在豫章郡郡内,要是陆抗遣了兵将来犯,整个道家洞天福地都有可能遭到洗劫。

  与天师道南支的基业相比,献出刘珏又算得了什么?

  ——

  江东,建业。

  慌言说一遍,是慌言。

  说二遍、三遍,让人半信半疑。

  说上几十遍,上百遍,不信也信了。

  孙鲁班、孙霸、全琮、孙峻这些鲁王党势力越来越大,让精力不济的孙权心情越发的焦燥,在比较了刘珏和孙奋、孙休、孙亮之后,孙权越发固执的认为,刘珏就是他的儿子。

  “孙珏,就是姓孙,不姓刘,他是朕的儿子.....。”

  “敬文,你再遣人去夏口,朕要好好问一问练师.......。”

  在孙权的坚持和鼓噪下,吴国朝野对“刘珏是孙珏”的舆论风潮也随之而起,陆凯这个倾向孙和的丞相对此也乐见其成。

  孙和死了,太子党瓦解,但并不代表依附孙和的吴国官员、将领放弃了反抗,甘心接受孙霸为皇位继承人。

  陆凯这些余党旧部,急需要找一个新的太子依附,刘珏要真是孙权的儿子,肯定比其他人要合适的多。

  魏国,洛阳。

  刘珏是孙珏的谣传声音也越来越大,很快就从吴国传到魏国。

  就连魏国坐山观虎斗的司马昭,也察觉到其中可利用的机会,跟着开始声援起来。

  “哈哈哈.....,蜀国与吴国争子,这真是天下奇闻,最好让他们闹腾起来,这样就顾不上我们魏国了。”

  司马师在病榻上,听到司马昭说起刘封、孙权争子之事,不由得心情大好,连眼疾也似乎有了好转。

  ——

  夏口。

  刘封正在调兵遣将,准备伐吴之事。

  这一次,孙权以刘珏为借口,鼓动起一场舆论风波,结结实实让刘封感到了恶心。

  在此次军议会上,大汉征东将军丁奉,神情严肃的向刘封力陈拿下武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中大战。

  许昌大战。

  蜀汉对魏国战事不歇,而在对吴国的方向上,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多大的进展,确切的说,只占了豫章、庐陵这些边边角角,真正沿江的大都市还在吴国的手里。

  比如武昌,是夏口以下的第一座重镇。要是能一举拿下,吴国就会丧失防御的纵深,接下来只能在柴桑、建业这短暂的距离内往返。

  反之,要是武昌还在吴军之手,那夏口时时会面临吴军舰队的压迫,一旦夏口有变,整个云梦泽后方都会有战事波及。

  “承渊,你说的打武昌,有几成把握?”刘封看着神情坚定的丁奉,询问道。

  他这一段时间久在北方,对荆州特别是对沿长江一线的吴军布防情况,不是很了解,丁奉一直在夏口镇守,比刘封要清楚得多。

  丁奉听言,紫红色的脸庞上露出自信的笑意,沉声道:“殿下,武昌吴军,号称有十万之众,但依末将来看,人数应在五万上下,要是再多的话,仅凭一条水道,吴国养不活这么多的军队。”

  “至于吴国大都督全琮,不是我丁奉看不起他,要说能力,他给陆大都督提鞋都不配,和朱然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只要我军决意东进,必能一举破敌。”

  丁奉一边说着,一边展开他早就准备好的帛图,上面用朱笔画圈的地方,是汉军的驻防地方,用墨汁书写的地方,则是吴军的防御地点。

  “殿下,武昌要隘,西、南二面皆是平地,东、北二面临江,要想攻下武昌,靠智取已是不能,唯今之计,只有强攻一途。”

  汉军久不打攻坚之战,这一次丁奉决意强攻武昌,也是下定了一战破吴的决心。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