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庞大的计划_骑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那一年,宦享是一个刚刚表现出在物理和天文学方面兴趣和天赋的十六岁少年。

  和宦享“公平”竞争的,同辈里面“最年轻”的四个堂哥,都已经是三十甚至四十岁的大叔了。

  哥本哈根大学是北欧最好的学校,宦享念的物理和天文学,是哥本哈根大学最古老和专业,妥妥的排名全球排名前十。

  以宦享十八岁之前,什么也不做,一心就只知道学习的性子来说。

  宦老爷子拟定的宦氏出版继任条件,几乎就等于是要把宦氏出版送给宦享。

  和宦琛北继任宦氏糖业的条件一样,算得上是量身打造。

  宦爷爷的这个安排,摆明了就是要让只热衷学习这一件事情的宦享,安安稳稳地在学校把书年穿,把研究做尽,顺便把宦氏出版给继承了。

  明明就是偏心到极致,还非要做出一副公平公正的样子。

  所谓一视同仁的条件,对于最小都已经三十岁了的宦享堂哥们,根本就没有任何公平可言。

  四个大叔级的堂哥,无一不是本科毕业之后就没有再继续念书的。

  本科学的还都是管理类的商学院专业。

  宦爷爷的孙辈,还没有谁是已经独立掌管一个产业的。

  出版业对于宦氏来说,不算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更不是宦氏糖业那样的支柱产业,但每年的利润,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出版业在国内,多多少少有点夕阳产业的意思。

  但是在北欧,这仍然是最为专业的行业之一。

  喜欢奢侈品的人多半都会了解,国内的奢侈品,要比欧洲的贵很多。

  但如果要论价格的差距的话,欧美的书籍,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一本国内翻译或者原文再版后几十块钱的教科书,欧洲原版的价格,很有可能是几百欧元。

  一年的教材和资料买下来,几千欧就没有了,并不是什么太过罕见的事情。

  宦氏出版,是一个体量小但利润稳定的实惠型产业。

  很适合既想做学者,又不愿意小富即安的文化人。

  宦享十六岁就进了哥本哈根大学物理系。

  达成了宦爷爷给他设立的第一个“小目标”。

  拿到驾照之后,宦享回国接收爷爷送给他的“最好的车子”——1928年的奔驰680STorpedoRoadster古董车。

  老爷子嘴里“最好的车子”,齐遇眼里“非常破的车”,让宦享在十八岁的时候,第一次和齐遇相遇。

  当时的宦享是一个除了念书就没有其他爱好的,肤色比齐遇还要白上好几度的“柔弱美少年”。

  用齐小遇同学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细皮嫩肉缺乏运动”的小哥哥。

  那个时候在宦家人眼中,顺风顺水,被偏爱,被宠坏,不该有任何的烦恼的宦享,过得一点都不快乐。

  宦享小哥哥还没意识到,这种灵魂深处的不快乐,是自己的生活里面缺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