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6章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_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情况。官府则每月收取租金,并派专门的官吏前来管理。

  其实坊市制度在唐朝才开始兴起,因为人们购买商品都在东西两坊内进行,所以后来购买商品也就被称为买东西。

  其三:每个郡增设属官“商曹”一位,用来专门管理和监督本郡的商业,商曹的手下也就专门管理坊市和商业相关的一应事宜。

  东汉原本的制度里,每个太守下设有五个属官:郡丞,功曹,主***邮,督尉。

  这些属官中,郡丞便是郡守的副手,相当于后世的副市长。

  功曹则掌管一郡的人事,相当于后世的市人事局局长。

  主薄掌管全郡的文书典籍;督邮负责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督尉则掌管一郡的兵马,有时候也负责平日里的治安。

  纵览这五个属官,可以看出,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是与商业相关的。

  如今则多了一个商曹,扩充为了六个属官。而增设的这个商曹,便是用来专门监督和管理商业。

  上面三条改革,旨在将以原来商会运行的商业模式彻底铺开。

  随着商业的做大,商会俨然已经有了一种形成垄断的趋势。以前规模小的时候还没关系,现在商会规模庞大,触角遍布大汉每个地域,再任由这么发展下去恐怕会发展为尾大不掉之势。

  所以改革不仅是规范商业活动,其实也是对商会权利的一种拆分。

  任何事物,只要形成垄断便会滋生出各种问题。

  绝对的权利会带来绝对的腐败,因此不管在官还是在商,平衡、监督、革新,总是缺一不可。

  曹操治下经过这么多年的鼓励经商,人们普遍对商业和商人的看法有所改观。

  虽然人们对商业的看法还没彻底颠覆,但也不像之前那样,见到商人便是唾弃和辱骂了。许多人在农闲之时,甚至也会参与到商业活动中去,这也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并得到的好处,来切实改变了自己对商业的看法。

  至于其它一些改善交易,促进商业,吸引商人的政策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而且这些促进商业的改革和制度也只是在兖、徐、豫、司隶四州展开,刚刚归附的冀州、并州,暂时还是以恢复农业为根本。而且这些地方的商业税也必须要收取,毕竟农业粮食才是大汉的根本和国策,终究不能本末倒置了。

  陆彦曾跟曹操说过免除百姓农业赋税这事儿,当初还被曹老板无情的嘲笑了一番。

  哪知道这才过了几年,以往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却已经有了实现的征兆。

  陆彦放下笔,嘴角翘起,喃喃自语道:“真要实现了农人无税,那可就让刘协和曹老板捡了个大便宜啊!”

  农人无税,若真的在这个时代实现了,那么史书上必定会有皇帝和功臣们浓墨重彩的一笔。

  “你们得了名声,我则赚了功德值,皆大欢喜啊!”但陆彦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功德值他是没少赚的。

  之前因为要四处奔波,行军打仗,所以陆彦花了3000功德值提前签到了两个月。

  但现在陆彦的功德值依然还有八千多点,可见在冀州、并州、河东归附后,各地施行的仁政还是给陆彦带来了不少功德值的收入。

  陆彦以此为总结,知道了只要是自己推行的政策,能够有利于国民并得到百姓的拥护,那么他就会得到相应数量的功德值。

  这商业改革只是第一步,等到真正实现农人无税之时,想必陆彦定会一夜暴富!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啊!”

  “啊哈哈哈哈!”

  “哇!哈哈哈哈哈!”

  嚣张至极的笑声从陆彦的书房中传出,

  那什么“何以解忧,唯有暴富”的论调,让正在院子里打扫卫生的陈到和黄叙两人,忍不住扔掉了扫帚掩面而逃

  “先生这真是”

  “真是太丢人了!”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