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31章 茶艺,茶经和茶道_真的不是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分三个区,一个是靠窗的散坐区,可以坐在里面喝着茶或者咖啡,或者品着红酒香槟欣赏窗外的景色,或者发呆或者几个友人一起聊天儿。

  第二个区域是半封闭的,比散坐区多了几分隐蔽,又不是那么太拘束刻板,一样能享受这种松弛美丽的心情又不用担心任何人窥视。

  第三区比较小,是全封闭的独立静室,有茶室琴室禅室棋室等等,完全封闭的空间独立的舒适享受,不受外界任何干扰。

  当然了,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一个比一个贵。散坐区人均二十块,半封闭区人均五十块,静室是两百元一个小时,不限人数,只要房间能装得下。

  张彦明让人开的是一间茶室,里面中间是一处榻榻米式的茶艺台,周边半圆型包围着大半圈椅子,能坐七八个人。

  墙上是水墨字画,墙角的花瓶架上点着袅袅檀香,靠墙是两组真皮沙发,还能坐个七八个人,另一面墙是栅格式博古架,上面摆放着一些小件儿。

  坐人分了宾主落座,穿着古典服装的茶艺师进来,鞠躬行礼,然后脱了脚上的木屐走上榻台,再朝众人行了个浅礼,跪坐下来开始洗茶具。

  “这是,脚盆风格?唐代?”小秦问张彦明。

  张彦明摇了摇头:“没有什么明确的朝代,茶艺这东西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事实上没有人能说清楚。

  这也不是脚盆风格。脚盆继承了唐代的很多东西并一直延续了下来,不得不说值得钦佩,但你不能说这是他的风格。”

  “是我说错了。确实,脚盆完全继承了唐代的文化,就像南朝继承了大明的一切,而且都比我们保护的好。”

  小秦点了点头,扶了扶眼镜看着台上的茶艺师:“不过,我记得茶经应该是唐代的吧?您为什么说没有明确的朝代?”

  他想了想,又确定的点了点头:“对,茶经是唐代,唐中期,酒经是宋代,北宋。”

  张彦明点了点头:“你记的没错,茶经是陆羽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写出来的关于茶的巨著,应该是在780年左右。

  不过,在唐代,茶其实还不是现在的茶,也不叫喝茶,而是吃茶,是把茶叶磨粉煮茶粥,或者抹茶。

  具体人们什么时候开始像现代一样冲泡饮用,这个事儿就比较模糊了,并没有具体的记录和记载。

  虽然茶叶从唐代就顺着丝绸之路传到了中西亚各国,但也都不是像现代这样喝茶。

  像茶叶刚刚传到联合王国的时候,那里也是煮茶,加牛奶加盐加很多东西,也不是喝茶。那应该是1610年左右吧?

  说明在明代的时候,泡茶喝茶仍然还不是主流,主流还是煮茶,制茶也以团茶为主,也就是发酵的红茶。

  不过应该是在明中后期,散茶的工艺兴起,黄茶绿茶黑茶等等,泡茶也就随之而起,和我们现代的喝茶方式就比较接近了。

  至于这种功夫茶,其实是清代才出现的,乾隆年间达到大发展流传至今。

  所以说,吃茶,饮茶,喝茶,功夫茶这都是不同时期不同的概念,谁能具体说得清楚呢?

  反正茶这东西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了,传出去的,这也就行了,别的也没必要深究,好喝,对身体好就行了。”

  小秦拱了拱手:“彦明你博学,受教了。”

  “为什么脚盆继承了大唐而南朝却继承的大明呢?”陪着张彦明过来的王洪刚下意识的提出疑问。

  “这个我到是知道,”小秦点了点头:“因为唐代没有南朝北朝,朝鲜半岛是大唐的领土。

  那里最早的文明国家是箕子朝鲜,箕子朝鲜被卫满篡夺,卫满朝鲜被大汉灭国,设汉四郡。

  那时候就复杂了,反正后来有了新罗百济高勾丽。都是汉将立国。

  后来隋唐两代几次征东,设安东都护府,那里就成了大唐国土,只留了一个国中国新罗,很小,就现在釜山。

  唐晚期因为战乱,新罗趁机就起来了。

  八世纪的时候,朝鲜半岛的大部分曾经一度被大唐的另一个国中国渤海国统冶,这也就是南朝历史书上的南北国时代。”

  王洪刚眨巴眨巴眼睛的,搓了搓下巴的胡子茬:“你们都是这么博学的吗?这还能不能和你们一起混了?”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