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2章 上学难和伟大的人_真的不是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四叔拍了张彦兵一巴掌。

  “一年得五千多,再加上点零花钱,六千出头吧,我还是挺省的。我姐就是因为太贵了不念的,回来就说不想念不想考了。”

  “城里更贵。”张彦良说:“我同学那会有去市里念的,择校费就七八千,再加上这费那费,一年下来小一万。”

  “小兰学习怎么样?”

  “我姐学习比我好。其实应该我不念了,让我姐上完,肯定能考个好大学。”

  “现在上学这么贵吗?”张彦君有点吃惊。哥几个上学那会儿学费就是个意思,基本不收什么钱。

  “现在上个小学一年都得一千多两千,初中三千打底,大学还不知道怎么样呢。那也得上啊,砸锅卖铁也得供,不上学将来就是种大地。”

  四叔拿了个馒头咬了一口:“村里,彦良他们那一波,现在有几个不后悔的?要是咬咬牙把学念下来现在不都进城了?”

  张彦良就笑:“那也不是咬牙就行的事儿啊,俺家三个,都念下来把我爸骨髓砸干也不够啊。我感觉咱们农村的呀,还是当兵靠谱,一样进城。”

  “胡说八道,现在当兵哪来哪去,早就不管户口了。再说学也没念进城你们能干啥?那满大街找活的盲流子你看不着啊?好歹这还有块地种。”

  大爷对部队上的事儿了解的多一些,有发言权。

  “这,有几家能供得起呀?”张彦君还在那震惊呢。实在是这个数字有点刺激。

  这会儿农民满打满算,无灾无险的大丰收,一年下来也就是一两千块钱收入,还要交提留什么的一堆税费,弄不好就得倒挂。

  能进城打工的必竟是少数,就算农闲的时候进城打工其实也挣不到什么钱,一天几十块钱了不得了还不是天天能有。

  “借呗,家里有学生的哪家不是一身债。”

  三叔叹了口气:“我这好歹不用出去借,老大老四这,我都欠着呢,要不彦伍也不可能这么急着挣钱,能不耽误学习呀?”

  “家里有两个高中,那日子你没看着,太难了。”四叔摇了摇头。

  “红叶,咱们那小学初中是怎么收费的?”张彦明抬头去问孙红叶。

  “啊?我不知道啊,都是交给当地教委了,咱们就是按人头补贴一点民办的工资。”

  “你还想不收费呀?不行,这个你别胡来。这也是一种淘汰,明白不?都上去进城了农村还有人吗?谁种地?这里面没那么简单了。”

  张彦君斜了张彦明一眼:“别什么都想掺合,你把学校多建点建好点,让孩子有学上就行了,民办那边我感觉你都不该管。肯定有冒领的。”

  “不能,”这回孙红叶注意听了,马上应声:“我们有巡回,不定期的去学校走访,上班的老师都有登记,钱也不到公家账上。”

  民办教师,应该是一个伟大的称呼,但没有人注意,更没有人在意。

  城里民办教师的比例不高,但在广大的农村,可以说整个基础教育基本上都是民办教师顶起来的。

  很多人默默无闻的把一生献了出来,自己缺吃少穿,还要靠种点地维持生活,很多人一年工资都领不齐,被各种原因拖欠,有时候一拖好几年。

  上面调整了几次,也转正了几批,可是转正上去的有几个是民办教师?都是谁?而且那名额和比例,呵呵。

  谁能想像得到,城里普遍工资都七八百上千了,还有那么多人每个月领着一百一百五,坚持在教育岗位上。

  就是到了后来,人均收入都三五千了,仍然有那么多民办教师的月工资不足五百块,还要自备教具。

  这才是可敬的伟大的人。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