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零三章 格外强硬的中方态度_我在大学当校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日,法国竞争管理局对我国大学和企业发起反垄断调查,对此行为,商务部表示不满并进行谴责。中方认为,市场是自由的……”

  讲到最后,杨慧云特意加强了语气。

  “现在的社会亦趋向于和平化,部分强权主义国家也需要正视国际社会的发展,要学会和平共处,互惠互利,将来才会有更大的舞台。”

  “在光华大学和鹿蜀集团事务上,中方始终会坚持一个立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谁若以势欺人,中方也坚决不会袖手旁观!”

  杨慧云脸色稍缓,“以上就是我需要向大家通报的信息,下面我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下面请提问。”

  上过大学的同学们应该都知道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的区别吧?

  不要觉得前者逼格更高,实际上后者才是。

  新闻发布会,一般指政府或部门发言人举行的定期、不定期或临时的新闻发布活动。规格较低,活动时间较短,一般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

  一般由发言人先发布新闻,再回答记者提问。

  比如外交部每周都会举行两次例行新闻发布会。

  记者招待会就不一样了,往往不先发布新闻,而立足于回答记者提问,更适用于中央领导、部长或部门领导人。如总统记者招待会、总理记者招待会、部长记者招待会或大使记者招待会等等。

  众记者举手。

  杨慧云点了一位男记者。

  《东亚日报》记者问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贵国今日也在打击反垄断行为吧?比如某网。那为什么涉及到光华大学,商务部的做法却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可以理解为,商务部这是在支持光华大学的反垄断行为吗?”

  《东亚日报》来自南韩,棒子的屁股就不用多说了。

  杨慧云看了眼《东亚日报》的记者,没做思考,态度很强硬。

  “这位记者,我认为你的主观意识过于偏颇了,法国和欧盟都还只是展开反垄断调查,为何你就已经定性了?”

  “还是你认为,你的观点和判断要凌驾于欧盟之上?”

  《东亚日报》记者:“……”

  第二个记者提问。

  有意思的是,这位记者来自法国路透社。

  “我的中文不是很好,不知道你能不能直接用英文回答问题?”

  这个提问,让在场记者纷纷一愣。

  这特么的是愣头青吧?

  杨慧云也愣住了,随后哈哈大笑。

  “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什么要用英文?”

  “而且我相信各位驻华记者,应该都学过中文的,甚至有几位中文水平非常高,那你什么不用中文提问我?”

  “而且法国的母语应该是法语吧?这个英文是个什么情况?我差点还以为是在回复美方的记者。”

  记者中有几人发出笑声。

  路透社的记者脸色铁青,要不是发布会还没结束,他恨不得立刻离开这里。

  后面又回答了三个问题后,这场新闻发布会才结束。

  来自美联社的苏西一脸的凝重。

  虽然五次提问一次都没点到她,让她内心里还是有些许遗憾。

  但今天不一样,这次商务部的底气和态度格外得强硬。

  为何中方对光华大学的立场上,支持的态度这么鲜明?

  “皮特,我们得赶紧赶回去,这次的事件……”

  疾走的苏西讲到一半停下,因为主编来电话了。

  电话内容只有寥寥几句,却让苏西脸色骤变。

  挂完后,立刻转身对摄影师皮特说道:“走,我们去南大街2号!”

  南大街2号?

  “我们去外交部干嘛?”皮特懵圈了。

  苏西深吸了口气,也难以掩饰眼中的震惊。

  “外交部那里也将召开新闻发布会,这次中方的态度有些出奇的强硬。”

  “事情大条了。”

  她喃喃说道。

  ps:落枕还没好,真tm难受啊,码字很痛苦。

  (另外,今天520给对象送的礼物被吐槽是直男审美,身心俱疲,5554)

  ------题外话------

  感谢【想做一条懒懒的闲鱼】同学的3000起点币打赏!!!

  十分感谢支持!

  对于我的更新量,我感到很羞愧,唉。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