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44章 约定,友谊起点。_李二狗的幸福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宜禄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以后的事说不准,但现在没有考虑。”

  一是一,二是二,李宜禄直接了当的告诉了何欢他的决定。

  两人边喝边聊,李宜禄说起外面的生活,工作的情况,觉得现在最适合他的生活方式的还是在外面打工,起码一年有两万块钱左右的存款。

  如果是在老家,别说存款,就是毛收入都很难达到两万。

  当然,去附近的工地打工另算。

  像他这样的年轻人,不怕吃苦,却也想干一些轻松一点的活,在广东的工厂打工,虽然上班时间长,但都是手上功夫,一来轻闲,二来不受风吹日晒。

  不管从哪方面计较,衣着光鲜的在外面讨生活,都比回到老家做泥腿子强。

  李宜禄高中毕业,踏入社会后依旧保持着阅读的习惯,聊起天思路清晰,表述也是简洁明了。

  何欢和他聊了一会,觉得逻辑判断能力俱是上等,在农村是难得一见的人才。

  何欢道:“我倒不这么认为,咱们国家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90%以上的地方都可以称之为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就看我们敢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地方沟都是些干河沟儿,哪有什么螃蟹。”

  朱家寨所在的区域,虽有大山,水资源却稀缺,在李宜禄小的时候,村民们就经常与邻村的人在春耕时发生争水斗殴。

  经专家考证后说是村民们开荒过度,坡上无树木不能保拄水资源,在国家的主导下,村民们亦是积极响应退耕还林。

  但河沟中依旧只有涓涓细流,遇到六月天干,更是颗水不存,所有的水都被村民们截入农田之中,以保证庄稼不死。

  李宜禄说的是实情,何欢听在耳中,却理解为李宜禄指的是青杠村没有供他一展所长的平台。

  何欢道:“我刚到你们这里,实话实说,人生地不熟,一时之间也拿不出好的建议,但我相信等我对青杠村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之后,一定给大家量身定制一套致富方案。这样,我们先留个电话,等我有了好的策略之后,我给你电话,你觉得行,愿意支持弟兄的工作,你再回来。”

  帮助百姓脱贫致富,不是一时能完成的事,是一个慢长艰巨的攻坚战,需要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来完成,是没有任何捷径可以选择的。

  “摸村情,察民意”就是他要做的第一步工作,他要把青杠村所管辖的每一个队、每一户人家的实际情况都调查清楚,才能进行第二步的工作。

  实是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唯有如此,才能建立可持续的精准扶贫方案。

  李宜禄点了点头,虽然这是何欢的工作职责,但他能如此用心尽力,那作为本地人又有何理由拒绝?

  李宜禄也见过许多尸位素餐的官员,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日复一日,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