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别篇:新谈录五【1929年12月刊】_铁鹤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位看官安好,转眼之间1929年已经走到了末尾,新谈录栏目也要收拾收拾过年了。这是今年的最后一期栏目,鄙人在这里恭祝各位先生太太们在1930年都能一帆风顺。

  今天的栏目,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看一看所谓的“深渊”,究竟是什么。

  目前为止,鄙人所收集到的关于“深渊”最可靠的解释,来自于1624年伽利略写给他当时的好友,教皇乌尔班八世的一封信。信中他声称太古宇宙曾经分成两个部分,即深渊内与深渊外,深渊内的宇宙完全遵循另一套物理规则,即使是时间亦在那半个宇宙的深处化为齑粉。

  1633年伽利略被软禁于翡冷翠[1]之后,乌尔班八世命人建造了博洛尼亚圣母堂[2],这座教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历任主管神父无一例外都是天文学家。

  教堂顶端特意留有一个小孔,正对地板上的黄金玫瑰线。根据神父与教皇的往来书信可以推断出,乌尔班八世建造这座教堂的本意是进行不公开的星象观测。观测记录全部用密文写就并直接送交梵蒂冈,由专门的机构分析存档。我有理由相信,“深渊”存在的证据,就封存在圣城的某个档案室里。

  伽利略对于深渊的另一个大胆的推测是,深渊是有生命的。当然,这种生命与我们所熟知的生命形式大相径庭,倒不如说,宇宙中的生命原本应该是它那副模样。托斯卡纳大公科莫西二世是伽利略的赞助人,在他的图书馆里藏着一副伽利略手绘的“深渊”想象图,在这张草图中,“深渊”的形象接近于某种横亘于宇宙间的蠕虫。值得注意的是,伽利略在“深渊”上方画了一个标记为“元渡口”的太阳,似乎这个太阳对那条“蠕虫”至关重要。

  “深渊”在原始的宇宙中存在不知多少岁月,然后,突然迎来了它的死亡。19世纪的神秘学家埃利法斯•莱维[3]曾翻译过一份不知的名印度教经文残页,上面隐晦地描述了“深渊”内部的世界,那里也有类似于群星的存在,群星之间也有“生物”,生命的光辉在不见尽头的“深渊”内部骤起骤灭,只有“深渊”本身是永恒的。这样生生不息的循环一直在“深渊”深处上演,直到有一天,打破循环的东西在深渊尽头称之为“那落迦”的地方诞生了。

  “深渊”内部几乎永恒的岁月里,孕育过无数伟大的生物或非生物,而这一个,诞生之初则平平无奇,它孤零零地竖立在深渊之底,任何一点微不足道的伤害都有可能将它抹杀,甚至那落迦本身就会把它消化吸收掉。相信我说到这里,一部分看官已经明白了,这正是戚小姐在环球中国学生会所看到那副油画的主题。徐悲鸿对这副画的看法一点没错,画中那片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