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八章 再考科举_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难道又甘心?

  他之前考过三次乡试,最后都折戬沉沙。他分析过,其中有不少原因。

  一是因为年少时的骄傲自大,使得自己将精力都放在了那些风花雪月之事上。

  二是失败了一次以后,自己大受打击,颓丧不已。以至于之后越考越没信心,总觉得丢尽了脸面。

  三自然是因为自己的老师,当年老师劝阻自己,自己根本就听不进去。

  就这样老师不顾自己孱弱的身子,还在考试之前为自己东奔西走。可自己最后却榜上无名,让老师落得个含恨而终。

  这事儿让自己内疚了大半辈子,就算重考科举,他也没什么信心。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他年纪不小了,今年已经五十有一。

  就算他有幸能一路考上进士,可到那时他已经年近花甲,还能有何前程?

  于是文夫子缓慢地摇了摇头,“虽然确实有几分心动,但我已是知天命的年纪,耗费不起那等精力了。”

  顾诚玉了然,文夫子中间确实耽搁了不少年华。那些年华已经逝去,就好像支离破碎的梦境,想抓住其中一个碎片都是枉然。

  顾诚玉看出了文夫子的言不由衷,其实文夫子还是想考科举的,摆出这样的理由只是想说服他自己罢了!

  “夫子年纪还不大,考场上满头华发的学子也多得是。您还是考虑考虑,莫让自己再后悔。”

  顾诚玉也是点到为止,文夫子不是孩童,这样重大的决定还是得他自己来做,自己这个外人不好插手太过。

  其实要他说,文夫子这些年并没有丢了书上的知识,日日温习。更何况还开了私塾,每日与书本打交道。

  只要克服心中的恐惧,考上举人应该不难。

  就算不打算再考进士,那考上个举人也比秀才好啊!到时候找些关系,做个知县或县丞还是使得的。

  再退一步说,成为举人后还教书育人,私塾的名声也更大些。

  文夫子原本就有些动摇的心顿时摇摆不定起来,他的闺女已经定了亲,他也不缺银子用,已经可以颐养天年了,难道还要去挤那独木桥?

  说到这里,顾诚玉知道文夫子的内心正在挣扎,这是一个影响他一生的重大决定。

  不!不是他一个人的,得加上他的亲人和私塾里的学生。

  毕竟若是打算科举,那势必得将精力分散一部分到考试上。

  顾诚玉起身打算告辞,他还有事要忙,只能等改日再叙。

  突然,林伯站在门外,朝着屋内说道:“老爷!何公子来了。”

  顾诚玉心中一动,何公子?莫不是何书年?当年他们一起考院试,何书年落榜了。

  后来听王祺恺说三年前何书年还是没考过,这次来难道是要请教文夫子?

  文夫子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这才发现他刚才沉思得太久了。

  “快请进来。”文夫子朝着林伯喊道。

  “何书年之后又参加了一次院试,只可惜没考过,有时候会来私塾请教我举业上的事。”文夫子对顾诚玉如此解释道。

  不过,他随即想到眼前这位曾经与何书年是同窗,还一起参加了县试。

  只可惜造化弄人,这两人现在的地位是一个天,一个地了。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