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7章 卫星业务_重生狂野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想想啊。”王弘毅笑了笑,他明白牟其忠又是想忽悠自己多出钱。

  不过,对于南德的卫星事业,王弘毅还是比较清楚的。

  通过飞机贸易的成功,南德与俄国官方和民间都建立了很好的信任关系,而且人力资本和客观环境也支持难道进一步开发俄国市场。

  与此同时,通过前期的贸易,南德聚集并且培养了一批熟悉俄国环境,又有着丰富知识和实战经验的外向型经济人才。这些人才包括一些家住俄国,懂得俄果多种民族语言的专家学者,他们既懂俄语,又了解俄国社会与经济。

  牟其忠经过分析,认为俄国在民用经济生产方面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他们的航天技术特别是卫星实用技术使国内外市场所急需的。

  当时电视台都在争取上星,节目上了星,才能以最先进的技术优势赢到最多的观众。都希望借助卫星发射自己的节目,去抢占观众市场。有的电视台甚至连频道都选定好了,只要一有“星源”即可捷足先登,抢占观众市场。

  因此,这时候谁有卫星转发器,就抢占了市场先机。

  当时国内卫星技术相对落后,卫星信号弱,边远地区根本无法接收到。因此利用俄国的卫星发射技术为华夏的经济发展服务,无疑商业无限。

  93年底,在俄国卫星航天局高级工程师马尔迪罗夫的协助下,南德决定出资1200万美元租用当时国外最先进的一颗航向卫星,其卫星转发器发射功率已达到52DBW,磁石羙国也仅达36DBW,华夏则不足28DBW。

  可以说这是世界上第一颗真正的直擂卫星,可同时传输模拟和数字信号。

  在通信技术方面,它解决了传统通信因距离或高山大河阻隔而铺设光纤线路的难题。

  只要有三四、颗同步卫星组成一个网络体系,就可将世界各个角落联络起来,即时通信联系,形成一个“地球村”。

  94年3月,南德与苔湾一家有线电视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该公司租用南德的卫星服务,租期5年,总价值2150万美元,仅此一项,南德每年可净赚75万美元。

  看到甜头的牟其忠接下来又发射了航向2号卫星,并且努力拓展卫星服务合作伙伴,到96年的时候其合同总租金达到了4500万元。

  然而,在风光无限的背后,确实南德挪用其他资金用来发展的卫星事业。

  在这些预期收益还没有完全兑现的时候,人家公司就要退钱了,无奈之下南德又以145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了卫星股权,损失颇为惨重。

  “天车集团前期也没有相关的经验,所以我准备先拿出1000万元投资,等条件成熟以后,逐步扩大投资额,牟总,这1000万能占多少股份呢?”王弘毅笑着道,并不急着报出自己的底线

  请收藏:https://m.wp991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